他带以民出离埃及,沿途经过红海,又来到了这座山的山脚下。梅瑟经常上山与天主交谈,天主也在此山上藉他给以民颁布了十诫和法律,与以民建立了盟约。
梅瑟终于成功带领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国家。旧约中还有许多普通人的赞美、祈求和抱怨口祷,例如寡妇友弟德的大声哀祷(友9)和颂赞天主(友16:13-17)。
古圣若瑟也是个做梦者,他救了自己父亲雅各伯一家,结果在埃及位高权大。现在救主耶稣的童年福音中,玛窦笔下的若瑟,不能不令人想起古圣若瑟。无论如何,前后二位若瑟,在旧约与新约中的角色,颇为相似。
寅夜出逃,埃及栖舍。朝主圣堂,归途失散,三天无讯,父母焦肠。二圣急起,回主殿里,见子耶稣,言主事理。中年丧夫,母寡儿孤,两命相依,生活艰苦。儿卅三时,父命已至,恶徒负卖,恶官判死。
世界能有许多贡献——就像埃及贡献给雅各伯的子孙们一样,只要你不被它捆绑,不服从它。
对于那些出离埃及的人民,天主以不同的形式显现祂的临在:为他们照亮路途的云柱和火柱(参阅:出十三21);保护约柜的会幕,具体表示天主的临在(参阅:出卅三7);悬在木竿上的铜蛇,向天主子民确认天主的保护(参阅
第三次是天主同刚刚脱离埃及的以色列民众订立盟约,并且将十条诫命分别刻写在两块石板上,交给梅瑟(参见出十九——二十四)。
现在让我们打开圣经看看:我们知道,亚巴郎老年无子,由亚巴郎妻子撒辣依提议,让亚巴郎把埃及的婢女哈加尔纳为妾,为亚巴郎生子。
如梅瑟带领以民出埃及,靠的不是自己的能力与智慧,而是对天主的顺服;厄里亚战胜祭献巴尔邪神的450位司祭,靠的是对天主的信赖与服从;宗徒时代教会的复兴,更不是靠宗徒们的智慧和能力,而是靠圣神的大能。
在北非的那些国家,这些国家因寻觅一个新的未来而处身于一个转变时期,特别是埃及──蒙受耶稣童年喜爱和祝福的国土,愿这些国家的人民携手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基于正义、尊重自由和每个人的尊严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