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品神父蒙主的恩许,本人有幸曾在“信德”服务过一段时间。几年的切身体验,让我对“信德”和中国教会有了些许的了解和认识,甚觉受益匪浅。
无论一个人现在怎么样,无论一个人是不是基督徒,主耶稣都将同样的救恩赐予我们每个人。所以,我们要以“在天堂相聚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家人、朋友和那些软弱的兄弟姐妹们。
虽然两千年前,主耶稣在特定的时期生活在犹太人中间,但祂的救恩和临在却超越人的有限和时间与地域,达于所有的人。“哪里有两个或三个人因我的名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玛18:20)。
圣经为我们举出一些例子,说明许多男女是在晚年时蒙天主召叫参与祂的救恩计划。我们想到亚巴郎与撒辣,年事已高,对天主许诺他们有子嗣感到难以置信;他们没有子孙,似乎使他们对未来不再有任何盼望。
他深深意识到他必须去那儿,让基督的临在具体化,并为祂的仁慈救恩作见证:「主啊,请赐给我本堂的悔改;在我的一生中,?要我受什么苦我都愿意!」他就以这个祈祷开始了他的使命7。
VittorioFanti,1901年10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脱利腾的山区省份普莱萨诺(Pressano)。他家的农舍看起来富丽堂皇:一扇带有雕刻的石门,大大的庭院可用于收藏农具与停放货车。
给他预备好的礼物新编天主教普世要理梵蒂冈中文广播稿本,本想寒假回家亲手交在他手里。
其实,中国教会并不是一个只会接受的地方教会,还应该是一个能奉献普世教会的地方教会。过去数百年来,中国教会从包括奥地利和瑞士等在内的普世教会接受了很多。
母体文化有很多层次,包括与普世教会、与大陆文化的文化接轨,都是它母体回归的路线。在台湾推广圣召非常自由,但是得看效果怎样,因为你可以讲,但人家可以不听。生育率下降也是圣召缺乏的原因之一。
从他自己提公事包、不入住宗座皇宫、圣周到监狱给囚友洗脚、主动拥抱弱小残疾,以至批评经济体系、赴意大利南部兰普达萨港为离乡别井甚至葬身大海的人祈祷,都是显示他有勇气地带领教会度简朴生活、关心公义和平、在人及万物中找到基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