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子民的培育行程教宗勉励在场人士,需要为天主子民思考“新的培育行程”,这些机会包括参与主日弥撒、礼仪年的庆日,以及主保瞻礼或基督徒入门圣事。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今年的世界病人日文告中强调,举行这个活动是反思痛苦奥秘的良机,同时也唤起各教区与社会更加关注患病的弟兄姐妹。教宗也请深受病苦的病人们以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生命的最后阶段作为效法的榜样。
这台弥撒于2月16日主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教宗由于在罗马杰梅利医院住院的缘故,无法亲自主持弥撒圣祭。他在事先准备好的讲道中强调了艺术家“化痛苦为希望”的责任。
近日,群内一位在法国巴黎求学的博士生询问:“日课中的Tenebrae有中文译名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一个冷知识点,两岸三地中文教会都很少注意的词汇。
弗拉萨蒂和阿库蒂斯这两位平信徒青年9月7日主日荣列圣品。教宗良十四世在圣伯多禄广场为他们主持封圣大典,并在讲道中敦促信友效法其芳表:不要虚度此生,却要使之成为一件杰作。
庄子看了很奇怪,上前问她在干什么,女人回答说,坟里埋的是自己的丈夫,活着的时候两个人感情甚笃,丈夫死了也不舍得撒手,留下遗言说他死后如果她想改嫁,要等到办完丧事坟土干了才行。
圣安多尼周游法国、意大利等国公开讲道,上主赐以显行神迹的奇能,所以他宣讲的效果,更加卓著。当时新摩尼教的邪说肆意泛滥,迷惑人心。圣人予以痛击,不遗余力,因此获得了“异教者的铁锤”的雅号。
巴5:1-9;斐1:4-6,8-11;路3:1-6将临期第二主日的主题是:悔改更新。正如迎接客人我们需要清理屋舍,恭谨迎宾,我们自己的灵魂也要清理,停止偏差的生活,准备迎接天主子耶稣基督。
与圣经中“人格化的神”不同,中国的“天”更接近一种非人格化的道德本体或自然法则,人对天的敬畏最终落实为对“天道”在人间显现的“德”的追求(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她的信德顺服,是恩典在她心灵深处工作所结出的果实,使她成为“新厄娃”,以其“尔旨承行”弥补了旧厄娃因不信带来的堕落。天主赏给她“天主之母”的崇高职分,这恩典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耀,更是为整个救赎工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