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心”在主耶稣内时,当我们的“性”是“天命”(中庸)时,困难反而更有意义。其次,对于另一位主耶稣召叫的人,主提醒他记得做“活人”的新目的,而不要再去忙“死人”的事。
佛教的养心静观虽然神学上不同,但佛教“观心”、“慈悲冥想”、“止观”等方法,在调节情绪、增强觉察力方面有很高价值。
答:它提醒我们尊重天主设定的礼仪与界限,尤其在圣事中要存敬畏的心。就如旧约以色列人不能私自献祭,我们今日也不可擅自解释或更改教会的圣礼制度。问10:这章中关于血的教导,与耶稣基督的圣血有何关系?
教会希望我们在领受共融之前,先表达与弟兄姊妹和好的心,才能真正进入共融。问:谁决定「平安礼」的具体方式?答:各地主教团会依照当地的传统和习俗来决定「平安礼」的方式。
答:通过亲吻和鞠躬,我们向天主表达感恩与敬意,同时提醒自己弥撒是圣而庄严的礼仪,应以虔诚的心参与。
但是与世长辞的人,虽已作鬼,但仍在与世上的亲人同喜同悲心相系之。胡梦久还说鬼的形貌与人一样,也是可信的。
因此教会必须讲明,圣事并不限于和止于教堂内,教友必须把在圣事礼仪中已归向天主的心,已悔改的心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带向社会事务上,并在教堂外践行一种属于基督福音特有的伦理生活。
是的,天主圣神,是爱之神、是圣父之神、是圣子之神,是使我们为圣的生命之源,「因为天主的爱,借着所赐与我们的圣神,已倾注在我们心中了」(罗5:5)。
(咏19:12-13)因这些罪,人就得不到圣洁,所以需要设立赎罪日,使人为这些罪刻苦己心,可得赦免与清洁——天主是慈爱的,但也是公义与圣洁的。
初学第二年时,有一件事令林修女终生难忘,此事让她在顺服中突破了自己骄傲的心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