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秋天,他家迁入新居,一天有个乞丐趁人不注意,进了一间还没住人的房子。他见乞丐坐在炕上怒从心起,喝斥道:“要饭要到炕头上来了,快出去!”母亲听见了,厉声制止了他,还给乞丐端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从芥菜籽以小变大的成长过程,人可以领悟细微的开端会显现出伟大的事物这一道理。正是基于芥菜籽的这一特性,耶稣便借此向跟随他的门徒阐述了关于天国的道理。
当我在追求中感觉天主之爱高不可攀,以致同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和普通道德绝缘的时候,是基督之爱让我醒悟人虽然出于“灰土”(创2:7),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受制于自然规律,具有现实的局限性,但同时人是按“天主的肖像
由此联想,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在人的眼中也很难值得信赖,那又如何能够得到神的赏识和认可呢?
天主教徒在教授教理问答时也经常会这样做,认为一本无生命的书是感动人心灵最可靠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如此,正如在一些情况下,无生命但会活动的机器人,也可能做到。
因为教育的用意在于寻求事物的意义,教导人探索事物的意义」。事实上,相遇学校便是在危机中诞生。教宗回忆这个团体的历史,说:「相遇学校既没有出拳头来对抗文化,也没有垂手认输,更没有哭著离开。
这样的宗教对于人的生活和态度没有影响;它是一种肤浅的宗教情操,只具备了『仪式』一词的负面意义。」教宗表明,耶稣不赞成司祭长和民间长老那种「表面功夫」的宗教情操。
精神食粮之“垃圾食品”和“营养套餐”精神世界的“垃圾食品”就是能让人暂时感觉快乐,但是快乐持续时间短,快乐过后很快又陷入空虚状态的活动,例如喝酒、追剧、刷视频、宴乐……这些本性的作为,只能产生肤浅而短暂的快乐
然而,在更好地了解耶稣的讯息后,这些人竟然“都愤怒填胸”,更一度“拉祂到山崖上,要把祂推下去”(惨阅路4:21-30)。究竟是什么,才会导致如此戏居性的变化呢?我也曾经对天主生气。
同样地,人的内心深处,也是一处充满无知的怪物以及不可预测的地方。即使现时心理学的发展,人心——特别是人类的潜意识——仍然是一个澳秘。若要探索那个充满我们伤痛和脆弱领域,是需要无比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