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教区还没有普及中文新礼弥撒,神父们做的是拉丁文弥撒,穿的白袍、祭衣是法国式祭衣,祭衣穿戴的先后顺序是领布、大白袍、圣索、领带、手带、祭披。
旧时也有这样的事例,就如旧时弥撒中神父戴的祭巾(一种四片瓦的黑帽子),就是适应中国以整冠表示礼貌(外国以脱帽为礼)。虽说这是本地化,但已不是现代化了。不能说一切旧的东西连糟粕都是该恢复的。
就是宗教政策落实后三十年的教会证物都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教堂重建没有留下老教堂的照片;老神父、老教友在世时没能将他们所知的教会历史及时记录下来,致使教史出现了断层;教堂用过的各种物品不加爱护遗失殆尽,如拉丁礼的祭衣
(照片:圣神安慰会提供)记得1988年5月29日,在陈柏庐主教的晋牧补礼及就职典礼上,(当年还是执事的)我首遇年过六旬慈眉善目的杨祥太神父,但没有过多交结。
(《感恩祭典》对主礼的要求:清晰朗读、高声念、默念)方济各教宗提醒我们:大声地诵读所选的经文,是因为我们自己需要聆听到经文的声音人类自己需要聆听到天主的话语。
根据教友的信仰需求,当地教会正在建设一所能同时容纳3000人参礼的大教堂。
京津沪之外,在华参与英法文主日弥撒的外侨教友统计(2011年6月15日)案例五:在华德语教友团体的牧灵照顾23早在1987年为与中国学术界寻找新的合作途径,圣言会弥维礼神父(P.WilliMuller,
你没有给我行口亲礼,但她自从我进来,就不断地口亲我的脚。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她却用香液抹了我的脚。
2008年6月17日,在薛玲修女工作了近5年的白路康复院有12位神父为薛修女举行了追思共祭弥撒,还有附近来的修女和200多位教友参礼。2008年6月20日,薛玲修女的骨灰由广州运抵兰州。
有一次文主教下乡去一个堂口给孩子们行坚振礼,赵神父的父亲有事未能随行,于是赵神父便和文主教一起去了,赵神父说:在路上文主教没有说一句闲话,而是不停地诵念玫瑰经,他那份虔诚的表情,让我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