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当我们讲神学本位化时,一定不仅仅只是包括宗教对话学、文化比较学那么专业的研究,或是看看儒家经典或佛经与圣经的异同。一切神学的反省无非是将人的现实处境延展开去,以期和造物主相遇。
我记得,当我去探访安老院,与每个人交谈时,常常听到这些对话:您怎麽样?子女们好吗?好,好。您有几个子女?有很多。他们来看您吗?是的,他们常来。他们上一次来是什麽时候?
当时的初衷是想在这里给主内的教友以及仰慕基督信仰的教外朋友之间搭建一个彼此走近、彼此扶持、进行互动交流的一个对话平台。
因为天主把敬畏自己的亚巴郎当作了自己的朋友,所以也把要降给五城重罚的大事提前告诉了他:亚巴郎和天主的对话实在是戏剧性的一幕:亚巴郎不断地讨价还价,一次又一次地求主且勿动怒,容他再进一言,而天主却是一再退让
以色列犹太首席大司祭美兹格发言人我认为他在促进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间对话方面功不可没。在他任职期间,天主教会和chiefrabbinate之间关系相当融洽,我们希望这能持续下去。
他是天主教与东正教之间的国际神学对话联合委员会的联席主席。
这时在心中自然会有天主与我们对话。默想时若能借着耶稣在世的各项事迹进入事件现场,身临其境体验不同角色的观点,就更能贴近天主救恩计划的核心,用心灵而非单靠理智相信。
除了欢呼歌唱之外,我们也应在极度的静默中,用心灵聆听上主的训诲,用心灵向上主倾诉,用心灵与上主对话交流,难道这不能算双倍的祈祷?我个人觉得这也一定有双倍祈祷的效果。
人类出现之后,参与进化之劲旅,其过程犹如一球之下端往上伸展之线,先分化后汇聚,通过对话交流而逐渐成为一个“地球村”,最后达到球顶敖默加(Omega)。
时至今日,天主国度的价值观(KingdomValues)于世界各文化、宗教当中备受称道,这令我们愈发察觉同外教人士相互对话、并力促福音真正本地化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