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主教在弥撒讲道中对众司铎说:司铎是基督在世的代表,是基督第二,有着尊贵的身份,你们要尊重自己的身份,处处要以基督的精神要求自己,让世人从我们的言行、举止中看到基督的临在。
又说:“自从我们到了马其顿,我们的肉身没有得到一点安宁,反而处处遭难:外有争斗,内有恐惧”(格后7:5)。什么斗争和恐惧呢?听听他的自白:“他们是基督的仆役?我疯狂地说:我更是。
“上主的眼目,处处都在;善人和恶人,他都监视。”(箴15:3)残酷的人,反自伤己命。罪恶的深度,决定损年耗寿的长短。天主造人原很正直,但人却发明了许多诡计。
这种病态的明显症状:赞美和喜乐感恩精神的遗失,当魔鬼渗入而养成抱怨、处处皆为负面、对一切都不满意、成为犬儒主义的嘲讽。如此一来,一个人被周围的批评和愤怒气氛所占据,而不是福音的纯朴和温良。
在这惜别之夜,他们回顾这千里途程,感到事事皆是天主的安排,处处都感到天主的临在。雨露恩泽 朝圣的旅程,实际就是他们寻求天主的过程。此次朝圣他们首先是从食、宿、行的生活中感悟到天主的眷顾。
(出《宣室志》)由此可见,“主的眼目,处处都在;善人和恶人,他都监视。”(箴15:3)同样善人偶尔为恶,和恶人偶尔为善,也同样心中有数。
老师是兄长,忘不了老师与我们同桌共食,起居相随的时光,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处处留意我们的需要,茶余饭后,谈笑风生,使我们在清贫的生活中,体会到弟兄们同居共处多么美好的甘甜。
他虽然是比利时人,但在中国四十年的传教生活中,他处处表现出自己是中国人。他有一个中文名字——雷鸣远,他穿中国服装、学习中国语言,每天看四书五经,坚持用毛笔写字。
我们不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我们不必做伟人,只要在小事情上,在日常生活上,处处顺从天主的圣意,只要尽好每日的本分,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圣女德肋撒说:仁慈的天主绝对不吩咐我们做不可能的事。
此外,教会相信天主是万善万美、万万福乐;他无所不在、处处都在;他遍知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之事,连人心最隐秘之事也详察无遗;天主具有全能,只要他愿意,所有一切一命就成;他也是至公义、至仁慈、至美善的造物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