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是德籍科隆教区柏寒夕神父(Fr.MichaelBauer)于2015年10月31日在德国领事馆中举行的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合一运动活动中的发言。
又过了很长的时间,当我自以为可以作为半个知识人再次回到故园的时候,才从故乡长者们那悲壮、缠绵的歌中,看到了这个名字的本原。
我们在这件圣事中,领受天主圣神,这件圣事,也被人称作圣神的圣事。在这一讲,我想带领大家再认识一下天主圣神。
人不但需要别人的欣赏,也需要自己欣赏自己,因为不会欣赏自己的人,便是生活在对自己不满、贬抑自我、斥责自我以及排斥自我中。
持敬,是中国文化中个人修养的第一部分。持敬,就是以敬畏之心,醒悟地关注并运用自己的心情和言行。持敬又分为“内敬”和“外敬”。“内敬”,就是慎独,留意自己的心思念虑,醒悟上天的俯视。
耶稣基督的爱人不只是为了人在现世生活在天主的爱中,更是为我们走了一个新的生命路径,带领我们回归天父:耶稣“知道自己是从天主来的,又要往天主那里去”。
中国二十四孝中“芦衣顺母”闵损生的故事也是同样的道理。像迪尔柯、许三多、闵损生这样的人,对人自始至终抱有真诚和善良的态度,始终坚持一厢情愿的爱人之心,在现今的世界仿佛异类一般的存在,是愚蠢可笑的。
这14种中打着基督教旗号的就有12种。
相亲相爱这一重大诫命要求我们承认,我们对其他跟我们同样是天主的受造物和子女的人,应负起的责任:在人类中,而且在许多情形之下,也是在信仰中的一位兄弟姐妹;这应该帮助我们承认别人真的是另一个我(alterego
但“天学”中的科学与实用技术(如火炮与水利)容易得到欢迎,而“天学”中的“理”的层面,则与儒学相牴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