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刻苦修炼,最终成为了一位教友们心目中的好神父,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牧灵,今天依然奔波在福传一线。
每个号子里关四、五个人,除每天两次放风外,吃喝拉撒全在屋里,兰神父说自己当时病倒后差点被饿死!“奇妙救恩终生感激,化险为夷我心敬畏。”
在当代基督徒中有一种错误的做基督徒标准:以为能主日到圣堂参与弥撒,甚至参加各种培育,能每天祈祷并恭读圣经等就已经是满全了责任的好基督徒了。
“受苦”常常蕴涵着救赎的奥秘,因为它使我们体验到来自天主的亲近及慰藉,直到我们了解“福音及其承诺与生命的满全”。
他是公元前2000年的亚伯拉罕的“那一个后裔”,就是能叫万国得福的那一个后裔。
人际关系日趋疏离的今天,这篇祷词在圣神的“意愿”(罗8:27)中和圣方济的“叹息”(罗8:26)中,以其朴素的智慧和深邃的辩证思维,持续塑造着追求和谐与成熟的灵修生活,为今日基督徒提供了一条从自我破碎走向生命整全的道路
《圣经》把孝定位为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提及了按此而行的人定会蒙福,应孝敬你的父亲和你的母亲,好使你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地方,延年益寿。
纵观各地教会,信友们的福传意识都在不断提高,各堂区不同类型的学习班与培训机构都在持续发展和运作,大家祈祷读经的热火都在熊熊燃烧,朝圣团络绎不绝……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善牧&mdash
目睹近些年来教会的发展,笔者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分享,意在抛砖引玉……我有一个愿景学习光辉榜样,践行真福八端,为建设一个“奉行天主旨意,人人互相爱护的圣善堂区大家庭(天主的国)”而努力。
杨会长是交河教友的领头羊,更是福传的带头人,他常常开着自己家的车,拉着传道员到堂区、教区参加学习培训,拉着传道员们走村串户宣讲福音。杨会长夫妇都是爱德福传组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