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圣方济各的和平祷词的当代意义
2025-07-08 09:45:49 作者:魏生辉神父 来源:信德网
图:小鱼
“主啊,求你使我成为你和平的工具”——这声沉静而热切的呼求,自13世纪亚西西的旷野中升起,穿越八百年时空,仍在今日基督徒的灵性深处激起回响。圣方济各的和平祷词不仅是天主教灵修传统的瑰宝,更是一幅直指当代心灵困境的路线图。在全球化裂痕加深、生态危机加剧、人际关系日趋疏离的今天,这篇祷词在圣神的“意愿”(罗8:27)中和圣方济的“叹息”(罗8:26)中,以其朴素的智慧和深邃的辩证思维,持续塑造着追求和谐与成熟的灵修生活,为今日基督徒提供了一条从自我破碎走向生命整全的道路。
一、和平祷词的神学内涵:成为“和平的工具”
圣方济各的和平祷词以“工具论”为核心意象,奠定了其独特的灵修基础:
(一)主动的使命观:基督徒不是被动等待和平降临的旁观者,而是被呼召“成为和平的工具”,在仇恨之处播种仁爱,在伤害之处播种宽恕,在绝望之处播种希望。这种“播种者”身份要求基督徒以行动参与天主转化世界的工程。
(二)内在转化的起点:“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播种仁爱”这一系列排比句,揭示了和平始于个体心灵的转向——不是要求环境先变得美好,而是要求祈祷者主动以美德回应现实的黑暗。
(三)给予的辩证法:“不求被爱,但去爱;不求安慰,但去安慰”的表述,颠覆了世俗功利逻辑,揭示灵性成熟的标志是从自我中心转向他者关怀。这种“倒空自我”的操练,正是耶稣 “真福八端”(玛5:1-12)的训导,更是基督虚己精神的延续。
二、祷词对个人灵性成熟的塑造:从自我到共融
在个人层面,和平祷词引导基督徒超越情感本能,培育内在和谐的灵性品质:
(一)在痛苦中创造意义:教宗方济各在2024年和平玫瑰经祈祷中效法此精神,呼吁基督徒在战争蹂躏的时代“抚慰痛哭者,擦去泪水”,将个人痛苦转化为共担他人苦难的力量。这种转化使痛苦不再是灵性的绊脚石,而成为深化爱德的契机。
(二)简朴生活的操练:圣方济各本人“衣麻跣足,托钵行乞”的生活方式,活出了“不求被爱,但去爱”的祷词精神。这种简朴摆脱物欲捆绑,使人敏锐感知他/她者需要,是当代消费主义洪流中的解毒剂。
三、祷词对群体和谐的共建价值:从分裂到修和
圣方济各的和平愿景更指向群体关系的医治,为今日教会的共融与社会和解提供蓝图:
(一)化解冲突的灵性资源:教宗方济各多次引用此祷词精神,呼吁“各民族停止分裂、争吵与战争”,强调和平需要“压制制造死亡的武器噪音”并“启发治理者的和平计划”。在俄乌和巴以冲突等危机中,这一祷词成为超越复仇逻辑的信仰资源。
(二)生态关怀的深度拓展:2025年《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继承圣方济各“关爱自然”的精神,指出生态危机根源于“不义、贪婪与对弱势群体的践踏”,呼吁基督徒将环保视为“信仰与人性课题”。这正呼应了祷词中“播种守护希望之种”的隐喻。
(三)祈祷实践的更新:早期方济会修士以“短祷”取代冗长仪文,强调“释放灵如火挑旺”。这种活泼的祈祷模式,助人摆脱形式主义,在共同祈祷中建立“同心合意”(宗1:14),成为团体和谐的基石。
四、在当代挑战中的回响:从理想走向实践
面对今日世界的复杂挑战,和平祷词的灵修学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
(一)在社交媒体助长的对立中,“在有猜疑的地方播种信任”的呼召,邀请基督徒拒绝对立思维,以真诚对话搭建理解之桥。教宗方济各和教宗良十四世一直鼓励所有的善心人士打开“封闭的心门”,开启聆听和对话的模式才能共建信任的平台。
(二)在疫情后的集体创伤中,教宗方济各在空无一人的圣伯多禄广场祈祷的场景,正是“在黑暗中播种光明”的现代诠释——于沉默的空白中坚守希望。今年是教会钦定的充满希望的朝圣者的禧年,让我们心怀希望虽出身于黎明前的黑夜,但曙光即将照亮我们!
(三)在教会内部的张力中,教宗良十四世多次强调圣神带来的和谐“并非一律化”,而是“尊重每人特恩”,警惕将会议变为“尘世议程”,而应顺从圣神之风。这延续了圣方济各在差异中缔造和平的智慧。
结语: 做一颗充满和平与希望的种子
圣方济各的和平祷词如一粒“和平与希望的种子”,今日仍在全球基督徒的心灵土壤中生根抽芽。它超越中世纪的历史语境,直指当代人最深的渴求:在分裂的世界中成为整合者,在虚无的浪潮中成为希望的见证人。当基督徒以生命践行“不求被爱,但去爱”的倒空之路时,便与基督救赎的奥迹同工,使沙漠变为祥和的乐园。这古老祷词的力量,正在于它将高远的和平理想,转化为每日可践行的灵性操练——每一次宽恕的抉择、每一份简朴的分享、每一刻为仇敌的祈祷,每一次包容的胸襟等都在为人类家园共同渴慕的和谐与成熟,书写着永恒的现在时。
总之,圣方济各的和平祷词不仅是一篇历史文献性的祈祷词,更是藉圣神的德能塑造当代基督徒灵修生活的活水泉源。它教导我们或者善心人士成为和平的工具,在仇恨中播种仁爱,在伤害中播种宽恕,这种主动的、转化的灵修精神对应对当今世界的冷漠、分裂与冲突具有深远的意义。让我们效法圣方济各的和平精神,聆听教宗方济各和良十四世的当代训导,让我们的心思念虑在这古老祷文馨香祈祷中,正视在战争与生态危机等现代议题中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