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与国际关系
2015-11-18

目前学界采用的研究路径,主要还是所谓家谱学或考古学路径,即研究上述宗教之根源;或组织学路径,即研究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宗教行为体;以及实证主义路径,即把对宗教与国际关系置于实证主义和功能主义研究如理性选择理论的基础之上

效法耶稣 笃行仁爱
2007-02-13

诸如种种作为,种种想法,虽然有我们的文化背景,有我们理性的原因,甚至有可以讲得出正面的理由,……但是,只要我们面对仁慈的天父,面对这位“当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为我们牺牲”一切的主耶稣,我们的一切想法终会显得苍白无力

当生活伤害你最厉害时
2007-04-30

这一过程是无法用理性和逻辑来加以解释的,但只要祖父认为他仍然有必要这样做,一切就都有了意义和目的。(作者按:一位朋友不久前帮我把这篇三年前用英文写成的小文章翻译成了中文。

敞开大门迎救主
2023-12-22

像圣母玛利亚一样,对于天主的邀请,我们虽然不能完全理解,然而,在基本的理性和信仰的辨识下,信德会带着我们随从主意,正如圣多玛斯说言:五官之力有所不及,应由信德来补充。

浅谈圣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跨文明对话中的精神互鉴与价值共鸣
2025-09-24

在科技理性膨胀的当代,这种对“超越性精神家园”的追寻,恰能弥补工具理性的局限——正如《圣经》中“爱人如己”的命令与中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都能为构建人类和谐命运共同体提供伦理基础。

让礼仪中的宣读更到位
2020-12-10

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翻译版本如何,经文本身的意义远远大于经文所有字词短句的组合,因此,读经员在读经时要关注经文每一个段落至少蕴含着三层意义,即:情感层面、美学层面、理性与神学层面。

潘立勇:论宗教有无“正能量”?
2014-11-19

对基督教应该理性,应该警惕光环效应,顺其自然,不要进行理论上的夸大或缩小,否则,害的不是西方人,而是我们这些无所适从的人。

平生只愿报主恩
2005-12-26

我说这太奇妙了,这从理性上不能理解,信仰是天主白白的恩赐的一份礼物。找回信仰后,我再也没有退却过,一直在深深地被基督所吸引。问:国内教友读神学的好像不太多,你是其中的一位,请谈谈您的留学经历好吗?

殉道旅途的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神父
2006-02-22

日本人是理性主导的国民,只有以理服人,他们才有可能入教。安次郎对日本人的描述极大地激发了沙勿略的传教热情。1549年4月,沙勿略搭乘中国商人的帆船,从果阿出发渡航日本。

学者之声
2017-04-06

有关中国的祭祖问题,我认为祭祖本身不具备迷信色彩,但是到了农村,有些地方就走了样,把一些理性的东西巫化了,让西方人感觉像是迷信,其实他们是对祖先的一种纪念,例如:中国人祭孔子,那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利玛窦看到了它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