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世上活着时,曾经拣选了十二宗徒跟随他,与他们在一起,精心培育他们。在他们快毕业时,耶稣带他们到神秘的斐理伯的凯撒勒雅,耶稣出过一道题考他们:你们说我是谁?
大博尔山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中依撒加尔、则步隆与纳斐塔里三支派的分界点(苏19:22)。既是女先知又是民长的德波辣,常坐在厄弗辣因山地、辣玛和贝特耳中间那棵德波辣棕树下,以色列子民都到她那里去听判断。
——读《十二小先知·约纳》有感上主深知约纳胸中燃烧着对恶人的恨火仇焰,使其疏离自己。但天主知道神奇的苦难可以拉近远离自己的人。
结果:雅各伯改名叫以色列,成为后来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鼻祖。 《创世纪》37:7-9记载说雅各伯最心爱的儿子若瑟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哥哥们的麦捆围住他的麦捆下拜,又梦见太阳和月亮并十一颗星辰向他下拜。
也谈及了在和林的十二座各民族的偶像崇拜的寺庙,两座清真寺和一座教堂。(沙百里:《中国基督徒史》)1254年7月罗伯鲁奉命返回,他的同伴若望修士因畏惧道路艰险而留在中国,罗伯鲁只身一人西归。
碑文分刻六石,每石十二行,每行六字,楷书,丹徒马良撰文,光绪二十九年癸卯教众立。
我知道,耶稣告诉玛加利大修女给予世人十二项殊恩的最后一项——凡一连九个月每月首瞻礼六领圣体的,我许给他们真心回头,能领临终圣事,不带着大罪死去。
回想当耶稣在革责玛尼山园被捕的时候,上主原可以差遣十二营多的天使来解危救急(参玛26:53),但最终没有,因为这样做并不是天主的意愿。
甚至在所有的东正教圣像画里,只要是有十二门徒的画像,通常来说圣伯多禄,永远都是排在宗徒们的第一位,在耶稣基督右手边醒目的地方,没有人质疑圣伯多禄的首席地位。
它所说的散居的十二支派可能是指教会的新以色列,但字面上,是指生活在以色列之外的犹太人。雅各伯书的作者似乎很熟悉玛窦福音及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