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亚毛斯是公元前8世纪的先知,出身犹大的乡村,却被召叫到北国以色列宣讲悔改。他所处的时期,北国经济繁荣,但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富人奢侈放纵,穷人被压迫、剥削,社会正义荡然无存。
1825年圣鲍思髙九岁时,有一天他梦见自己在意大利的乡村,在一块平地上和一群乡村的野小子一起玩耍。
与此同时,李笃安主教的一句话也让苏神父终生难忘,给他开办门徒班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教会要振兴,非人才不行,然而人才是培养出来的。2012年5月12日,经过紧锣密鼓地筹备之后,陕西门徒训练营正式成立了。
我们的祖国有六千座大小圣堂,神父只有两千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乡村教友众多的堂口没有驻堂神父,一年之中神父来村举行弥撒者只有一两次而已。
甚至在许多乡村教友眼中,念经差不多是作为天主教徒的主要责任;念不念经也几乎成了衡量一个教友热不热心的标准。然而,对于今天的大部分年轻人来讲,念经已经不能适合他们表达和生活信仰的方式。
这样,一个劳改犯就鬼使神差地当上了乡村的人民教师。教师的职务给了这位死不悔改的天主教神父重出江湖的机会。
解放后,石头圪塔天主教堂曾长期作为长直乡政府及乡村完小的所在地,为新中国建设及普及义务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60年代,因院内建筑扩建需要,胡神父的墓地被迁移到了教堂后山的土坡上,原址无存。
当他醒后感觉窒闷难耐需要空气,就从掩体中走出了战壕,晃晃荡荡继续向前,走进了一座乡村。他觉得此时此刻的自己,迷迷糊糊是个不由自主的梦游者。突然间听到大炮的轰隆声,他本能的卧倒在地上。
(当然,为交通便捷的现代化都市教会与交通不便的乡村、山区教会而言,二者在交通工具上没有可以比对比可言。)
他尊重教会权威,但是意识到改革不能仅仅依靠教宗发布的法令,需要审时度势,依据16世纪的时势来改良宗教生活,使之适应当时人的文化和心态,这样改革才能振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