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祂爱了我们》通谕──解读与灵修感受
2025-11-04

、被刺透的心:爱的极致当教宗默想十字架上的耶稣时,他特别提到那被长枪刺透的心。从那心中流出血和水,象征圣事、象征新生命。那是爱的最后行动:当祂的心被打开,天主的怜悯就倾流于全人类。

诗三首:良,狮子 / 狮子之光 / 狮子之任
2025-05-20

狮子之任——为教宗良十四就职典礼而作I.入堂(Introitus)风止于玄关,钟声响,白衣如水,溢自七道门楣。

当代教友使命
2004-11-04

)注:三个千年的变化让人们即认识历史的发展,也同时反省再发展当中隐含的人为的因素。普世教会如此,中国教会的发展变化如何?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一:梦与死亡
2023-04-19

)噩兆难信根据梦象揣情度理去预测死亡,是很难使人相信的,况且推断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尤其是那些身体健康的人更是不肯相信。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二:梦与破案
2023-05-09

要求抱一抱王母的头,最后亲一下慈母。包公看到几兄弟不因自己要死而漠视一切,还记得向父母亲表示一点孝顺的心,又见他们抢着去偿命,顿时犯难起来。

善表流芳千秋垂范
2010-12-31

一幅痛挽长联,恰当而准确地表达出上述人群的共同心声:通五洲语文,交四海朋友,荣臻德学品高;两袖清风眠主怀,一身正气传吾辈;树六合壮志,获七大神恩,名扬八荒声播远;九旬无私献教会,十万信友哭荫明。

杨振宁的“造物主”与天主教的“天主”的异同辨析
2025-10-21

一、本体论的分野——非人格化的“规律”与位格化的“圣”杨振宁的“造物主”与天主教的“天主”在本体论上存在最核心的差异:前者是非人格化的终极原理,后者则是超验的位格化存在。

特稿:在中国教会需要进行一场灵修革命:从念经到祈祷
2017-03-06

、教会的祈祷传统我们通常把教会的祈祷形式分为口祷和心祷(或默祷)。在中国教会,念经传统似乎属于口祷部分。

苦修生活甘苦谈
2014-04-11

、修会生活中的困难与恩宠1941年赵神父正式加入圣母神乐会,他开玩笑地说:越怕守斋呢,又正好赶上严斋月了。

特稿:回归真实的自我
2015-05-19

我们选择奉献的生活,自愿的接受圣愿:神贫,服从,贞洁是为更直接的肖似基督,是为更积极的,更自由的找回自我。因为我们越会爱,爱的越多,就越相似基督,越相似基督就能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