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手摸了教宗的氅衣并拍了照,因为她想起了圣经上血漏妇人摸耶稣衣服的故事,也盼望她头痛病痊愈。结束罗马之行,她又去法国露德朝圣,她的头痛病真的痊愈了。
特里萨修女只能把她所带的维生素丸给了他们,那妇人十分感激,向她行合掌礼,并说:“这里边还有生着病的老妇人,也请你看看她。”特里萨修女听到这句话,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为什么穷人会有那么善良的心?
因为另有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在等着他,与我们合完影后,他把介绍教区的任务交给周神父。周神父名文书,还真是个文化人,他和同仁编著的《福传手册》,对传道员的工作很有指导作用。
那人绕着弯子回答说:“我是你母亲叫你每天敬拜三次的那个妇人的儿子。”这显然是指鲍思高母亲每日敬拜的圣母玛利亚。
福建籍的阮国璋神父为了美国新移民团体的需要,于2004年5月6日放弃在罗马的工作机会,来到了纽约教区的圣若瑟堂服务,从客铎做起,后任副本堂司铎,如今已正式加入纽约总教区,照顾大陆来美的新移民,满足他们身心灵的需要
高雄教区总主教刘振忠说,单国玺在遗嘱中交代「我要一辈子穷到底,连离开也不能奢华」,殡葬弥撒都遵循单国玺的遗言办理,以简单的棺椁、蜡烛、圣经和十字架陪伴,并以台语、客语、原住民等语言为单枢机祈祷。
「因为土地是我的;你们为我只是旅客或住客」(肋廿五23)。肋未纪所记载的上主的这些话,包含圣经中大禧年的基本原理,为亚巴郎的子孙来说,也正符合他们的觉察:他们是应许之地的旅客和朝圣者。
有客人时,为客气会陪客人喝一点红酒,小杯子只要三分之一,之后无论如何劝,都坚决不会再喝。
为了效法耶稣、并且不折不扣地追随福音,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撇下一切以便和贫穷妇人缔结婚约。方济各将效法贫穷的基督与爱护穷人融为一身,这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
我个人家里就有自己的佛堂,客厅里有各式各样的神像,就像一座小庙、一座万神庙,像龙山寺,热闹得不得了,香火鼎盛,很难想像那是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