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针对世物之累使人感到棘手之时,更会焦虑不安。读了《10大减压疗法》觉得靠这10个方法很难解决问题,比如睡觉,一个焦虑者正忧愁得无法入眠,叫他用什么方法入眠呢?看来,必须另觅最佳的方法。
四旬期的一个特点就是为罪人们祈祷,希望他们悔改,世上有许多人,因为诚实,和其他不正当的行为而失掉他们的人性尊严。我们必须为他们祈祷,好使他们忏悔,而且应该乐意。
我们不论读什么书,属世的书也好,圣经也好,都不可以断章取义。什么是断章取义呢?就是只读一句话,不读上下文。
凡是内在的激情趋向天主的必定属于神慰;但凡人的情绪趋向了依纳爵所定义的“卑污世物”时,就属于神枯。如,淫乐犯罪者虽有愉悦,但还是处于了神枯的虚无状态,那是卑污虚假的,不可能是神慰。
在兄弟情谊中,在简朴的生活里,在不带羞耻地恳求和没有隐秘动机地给予的艺术中,俗世所不知的一种喜乐诞生了。一种将我们恢复到吾人最初事实的喜乐:我们是为了给予爱和接受爱而被创造的受造物。
太虚法师遂与普仁、普勇、普德等商议,拟组建青年佛教护国团。同年5月7日,太虚法师在上海永生无线电台发表广播讲话《佛教与护国》,并发出通电,号召全国青年佛教徒成立护国团,支援前方抗战[5](P195)。
姚神父希望凭借大家的信仰热诚求海星圣母保护和指引出海和世途中的旅人,故其遂在青龙港东三里处的堤坝内建立一处供奉海星圣母之所,附近信友也纷纷响应号召,自此开启了华东敬拜圣母之风潮,比同治三年(1864)的上海佘山朝圣地还早三十四年
荣姐的奶奶朱奶奶是莱钢一钢一聚会所的召集人,以前高庆军神父、赵乐存神父、刘学兵神父以及现任丁世军神父都曾在此做弥撒、居住。
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忘记信徒的身份,而混同于俗人,陷入俗世。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走出俗世,离开俗人,好去重新发现我们生命的源头和终向,并在此源头里重塑自我,在此终向里重整生活。
还有一部分朋友(包括部分教友)虽然也懂灵魂的重要,升天堂好,但经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力,被世财世物所迷,忙于世俗,对救灵魂显得冷漠,这是令人悲哀的。他说:你是多年的老教友了,你对天主教的认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