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自当选第266任教宗之日起,他就以亚西西的圣方济各为名号,放弃豪华宫殿、奢华用品和座驾,甘愿成为"穷人教宗"的这份精神,必将在天乡继续守护着世间的穷苦大众。
其实,在旧约里,天主通过先知依撒依亚已经预言了将来救恩要惠及遥远的国家和岛屿,而且要在这些人中“选拔司祭和肋未人”(依66:18-21)。
从亚巴郎的蒙召,到梅瑟引领以色列子民出埃及,在旷野中,“上主在他们前面行走,白天在云柱里给他们领路,夜间在火柱里光照他们。”(出13:21)这种引领不仅是外在的庇护,更是内在的、信实的盟约之爱。
正如《米该亚书》6:8所说:“上主已指示你何为善,即行正义、好仁爱、谦逊地与天主来往。”我们要依天主的眼光来看事物,追求祂所喜悦的行为,而非跟随人意或文化潮流。
耶稣作为和平君王,骑驴而来(参《匝加利亚》9:9),正是这谦逊王权的实现。问6:君王为何要亲自抄写法律书,并天天诵读?
现代基督教会称的“三大信经”分别是《宗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都相信圣父的创造、圣子的救赎和圣神的指引,宣认圣父、圣子、圣神是我们信仰的三位一体的唯一真神;耶稣基督因圣神由童贞玛利亚取得肉躯而成为人
当初亚巴郎也在生活各方面都很好的时候,天主一声召叫说:你要离开你的家乡,到我指给你的地方去。亚巴郎随即离开家庭,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顺着天主的指引,向着一个未知的地方走去。
2017年巴都亚大学(PaduaUniversity)报告从殓布中提取的血清中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它含有在健康人的血内找不到的纳米粒子(nanoparticle),是肌酐(creatinine)与铁蛋白
②玛窦引用依撒意亚先知的话来描述耶稣的善良:“已压破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灭的灯心,他不吹灭,直到他使真道胜利”(玛12:20)。
当时,一位名叫杜亚的仆射来在淮南,这位十分重视民间文化的官员,在端午节那天,亲自举行盛大的赛龙舟表演,各州竞自征召参赛人员,要一争胜负决一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