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像艺术愈发展,就愈回归圣经本身;愈接近生活真实,就愈接近真理本身;愈追踪艺术真实,也就愈能彰显出高雅、美观、和谐。
2016年1月9日上午,我和教友刘姐等去看望弥留之际的她,我们为她祈祷、念慈悲串经,那时她尚有意识,但已不能说话,她非常安详,没有一点儿癌症晚期病人的痛苦,当晚安详地回归了天乡。
我们感动的是,唐桂珠老人一生与信仰紧密相连,在走完近百岁的人生后,卸下所有的背负回归了天家。唐桂珠又名唐云青,圣名玛利亚,出生于1923年农历5月15日。
那些专门为上主代言,让人回归上主的先知等的工作,自然会被我们当作了服侍,从而,让人产生圣与俗,工作与服侍之对立的观念。
短短数十年,转瞬即逝,我们终究要回到天上的家,回归真善美圣的本源。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一段通往天国之路的旅程,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条十字架的路。
闻讯后我带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前去探望,同时也想引领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认识天主,回归羊栈。第一次在医院遇见她,她就先开口对我说:我丈夫是信天主的,但我不会信,因为我压力太大。
而在足不出户的寂静中,「我们重新发现简朴的重要性,回归本质,培养出新的兄弟情谊的需求,好能互相协助,彼此尊重」。
最终,无论如何,这一切都要回归第一点:一个繁荣的堂区,应该是一个人们坚定不移地指向祂的地方。“只要堂区生活指引人们走向祂,它就不会失败。”(参考:Aleteia;翻译及编辑:一点点)
怀着对青年深沉的爱,他们将自己交付出来;还有关心我们团体的其他神父、修女,他们奔波劳累到处办着慕道班,恨不得所有的羊群都回归羊栈。
直到奥思定遇见圣盎博罗削,在真理的光照下,终于回归天主。奥思定在《忏悔录》中写道:“母亲为我哭了一辈子,而我只为她哭了一场。”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母亲教育的力量:并非靠权威或知识,而是靠牺牲与爱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