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圣像艺术
2004-08-25 08:59:48 作者:王会珠 来源:信德报(第219期)
慈母教会历来重视圣像艺术,伴随着福音的传播,圣像艺术以她的亲切温暖、高雅和谐深深地融入了信友的心灵,亦震撼了整个世界。圣教会历代绘画大师创作的圣像艺术闪烁的真理的光芒,以其崇高的魅力,极力使人虔诚地归向天主,她不断地激发起教友的热心,并使全人类分享着福音的恩宠。
谈到圣像艺术就不由地使我想起了利玛窦等传教士当时如何历尽千辛万苦,为传扬福音把天主像、圣母像带进了中国,从而使这些圣像在我们丫丫学语的孩提时代,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们不会忘记在那特殊的年代,教友们怎样去冒着危险珍藏圣像。教友与圣像艺术的情感是刻骨铭心的。
美妙的圣像艺术曾使明朝万历皇帝激动不已,今天更使无数的中国人为之动容,现在很少有教外朋友不能接受她,相反她早就走入了中国的艺术殿堂,被无数的青年人所追求。
2003年上半年在“信德”的“言论广场”上,读了几篇关于圣像的评论文章,有的说“西方圣母是高不可攀的”(2003年4月1日“信德”/崔魏东),还有说“西方绘画是空灵的、抽离现实的”(2003年4月15日“信德”/含笑花)。说“西方圣母是高不可攀的”是对西画没有深刻的理解;把西方绘画说是“空灵,抽离现实的”是不恰当的评论。教会的圣像艺术讲究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应是统一的,而形式可以多样化。统一是要尊重圣经的真实和显现的真实及艺术的真实(合乎逻辑的想象创作),因为“圣母玛利亚、圣若瑟是地道的西亚人,主耶稣就降生在这个家庭中,他是救赎我们的真天主真人”。(2003年4月15日“信德”/罗瑟)教会的圣像艺术历来是尽力地尊重生活真实和事实本身。
一、西画的圣像艺术已成为世界通用的绘画语言。
基督诞生于亚洲,福音兴盛于欧洲,因而西方的圣母像艺术理所当然地成了公教艺术的前躯,并引领每个时代的圣像艺术。她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折射着福音的光辉,是历代大师呕心沥血的结晶。她杰出的绘画风格,是普世教会弥足珍贵的艺术宝藏,是全世界公认的经典。她比起语言中的英语,更早地普及到了世界各地,是全人类共有的绘画语言。
翻开历史的画面,中世纪教会的玻璃镶嵌画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她庄重神圣的风格至今倍受教内外人士的推崇。其圣像壁画,更是朴实而动人,多少年来,她把教会的圣经,史实不断地传达给众人……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像艺术较接近生活贴近圣经,显示着爱的艺术的精神本质。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等大师更是把圣像推向了艺术高峰。他们的作品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圣经内容与表现形式较为统一的典范。从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主创世》的全能,我们听到了在《最后晚餐》中基督说“你们要彼此相亲相爱”,我们感受到了《西斯庭圣母》的温暖和亲切。说“西方圣母是高不可攀的”,西方绘画是“空灵的、抽离现实的”,这是对西方绘画艺术的一种误解。近代教会的西画圣像艺术有很多是感人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作者是谁,但我们感受到了创作者对信仰的忠贞和深刻领会。
二十年前我临摹了由老教友在特殊年代保存下来的一幅路德圣母像,挂在了太原的洞儿沟圣堂里。有的老教友常常很早就去圣堂,为的是想在圣像前多留些时间,可见最初那位创作者,画的圣母多么崇高亲切。当然,受时空的局限西方绘画也很难达到完美无缺,时而把圣母画的像西方人,这也是历史的缺憾,但总体说西方的历代大师总是把教会艺术由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西方的艺术形象已深深地印在了教友们的脑海里。圣像艺术愈发展,就愈回归圣经本身;愈接近生活真实,就愈接近真理本身;愈追踪艺术真实,也就愈能彰显出高雅、美观、和谐。
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多年来我临摹和绘制了不少的圣像,包括板寺山圣母像,我常常学着大师的那种精神去作画,可是自己太笨拙了。米开朗基罗为了画天顶壁画,用了整整四年之久,他终生未娶,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会,他是怎样地用自己的生命去体味教会的精神啊!天主圣三、圣母形象就在圣经里,只是我们没有耐心研读罢了;就在教友的心田里,只是我们缺乏深刻的理解、挖掘而已。圣教会西方的圣像艺术博大精深,须要我们继承,须要我们发扬广大。尤其在我国有些圣堂画的圣像不尽人意,这说明我们对西方的圣像艺术的研究还是低水平的。我们期待年青的一代去学习传统的绘画,并吸收古典主义、写实主义、印象派、立体派和超写实主义等不同风格的画派去表现圣像艺术。 (未完待续)
谈到圣像艺术就不由地使我想起了利玛窦等传教士当时如何历尽千辛万苦,为传扬福音把天主像、圣母像带进了中国,从而使这些圣像在我们丫丫学语的孩提时代,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们不会忘记在那特殊的年代,教友们怎样去冒着危险珍藏圣像。教友与圣像艺术的情感是刻骨铭心的。
美妙的圣像艺术曾使明朝万历皇帝激动不已,今天更使无数的中国人为之动容,现在很少有教外朋友不能接受她,相反她早就走入了中国的艺术殿堂,被无数的青年人所追求。
2003年上半年在“信德”的“言论广场”上,读了几篇关于圣像的评论文章,有的说“西方圣母是高不可攀的”(2003年4月1日“信德”/崔魏东),还有说“西方绘画是空灵的、抽离现实的”(2003年4月15日“信德”/含笑花)。说“西方圣母是高不可攀的”是对西画没有深刻的理解;把西方绘画说是“空灵,抽离现实的”是不恰当的评论。教会的圣像艺术讲究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应是统一的,而形式可以多样化。统一是要尊重圣经的真实和显现的真实及艺术的真实(合乎逻辑的想象创作),因为“圣母玛利亚、圣若瑟是地道的西亚人,主耶稣就降生在这个家庭中,他是救赎我们的真天主真人”。(2003年4月15日“信德”/罗瑟)教会的圣像艺术历来是尽力地尊重生活真实和事实本身。
一、西画的圣像艺术已成为世界通用的绘画语言。
基督诞生于亚洲,福音兴盛于欧洲,因而西方的圣母像艺术理所当然地成了公教艺术的前躯,并引领每个时代的圣像艺术。她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折射着福音的光辉,是历代大师呕心沥血的结晶。她杰出的绘画风格,是普世教会弥足珍贵的艺术宝藏,是全世界公认的经典。她比起语言中的英语,更早地普及到了世界各地,是全人类共有的绘画语言。
翻开历史的画面,中世纪教会的玻璃镶嵌画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她庄重神圣的风格至今倍受教内外人士的推崇。其圣像壁画,更是朴实而动人,多少年来,她把教会的圣经,史实不断地传达给众人……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像艺术较接近生活贴近圣经,显示着爱的艺术的精神本质。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菲尔等大师更是把圣像推向了艺术高峰。他们的作品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圣经内容与表现形式较为统一的典范。从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主创世》的全能,我们听到了在《最后晚餐》中基督说“你们要彼此相亲相爱”,我们感受到了《西斯庭圣母》的温暖和亲切。说“西方圣母是高不可攀的”,西方绘画是“空灵的、抽离现实的”,这是对西方绘画艺术的一种误解。近代教会的西画圣像艺术有很多是感人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作者是谁,但我们感受到了创作者对信仰的忠贞和深刻领会。
二十年前我临摹了由老教友在特殊年代保存下来的一幅路德圣母像,挂在了太原的洞儿沟圣堂里。有的老教友常常很早就去圣堂,为的是想在圣像前多留些时间,可见最初那位创作者,画的圣母多么崇高亲切。当然,受时空的局限西方绘画也很难达到完美无缺,时而把圣母画的像西方人,这也是历史的缺憾,但总体说西方的历代大师总是把教会艺术由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西方的艺术形象已深深地印在了教友们的脑海里。圣像艺术愈发展,就愈回归圣经本身;愈接近生活真实,就愈接近真理本身;愈追踪艺术真实,也就愈能彰显出高雅、美观、和谐。
作为一个美术工作者,多年来我临摹和绘制了不少的圣像,包括板寺山圣母像,我常常学着大师的那种精神去作画,可是自己太笨拙了。米开朗基罗为了画天顶壁画,用了整整四年之久,他终生未娶,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会,他是怎样地用自己的生命去体味教会的精神啊!天主圣三、圣母形象就在圣经里,只是我们没有耐心研读罢了;就在教友的心田里,只是我们缺乏深刻的理解、挖掘而已。圣教会西方的圣像艺术博大精深,须要我们继承,须要我们发扬广大。尤其在我国有些圣堂画的圣像不尽人意,这说明我们对西方的圣像艺术的研究还是低水平的。我们期待年青的一代去学习传统的绘画,并吸收古典主义、写实主义、印象派、立体派和超写实主义等不同风格的画派去表现圣像艺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