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这两位宗徒的历史启发我们:他们愿意接受改变,面对各种事件、人们的相遇,以及团体的具体处境带来的挑战,并从在信仰内的弟兄姊妹的困惑与问题出发,探寻福传的新路径。
您既接受了我的礼物,也必定会接受我的祈求;您慷慨地赏赐了我所迫切和满怀信心寻求的恩典。我永远不会灰心,只要向您求就有希望。母亲,请启示我!
天亚社编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于五月廿七至廿八日在北京举办「当代中国天主教会发展」研讨会,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首席研究员王美秀教授最近接受天亚社专访,介绍该次研讨会的内容及成果:天亚社:
我们祈祷一段时间后,她的家人发现她面色红润起来,嘴角上扬微笑着,于是,我们就把悲伤、哀祷的气氛,改成了大声的赞美与喜乐,我们都喜悦地陪伴她走最后这段路程,她的死亡也为我们作了活的见证,天主的恩宠使她乐于接受天主的旨意
1991年,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首次向菲律宾保禄六世礼仪学院派出了第一批两位神父,接受为期三个月的短期进修(7至10月)。其中的一位就是来到我们中间的姚顺神父。
在女儿接受福音的同时,她也接受了,在女儿学习要理的过程中,她也懂了不少。为了灵魂能以得救,遂在张花女儿家里,与外孙女小书琴同时领洗,加入了教会。大张义村距张花村约15里,亦是一个福传的盲区。
在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强的地方,新开一个堂区,为了让当地人群更容易理解、接受基督信仰,在理解教会礼仪基础之上、理解传统民间礼仪基础之上,去融合一些因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会的礼仪,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信仰
她要人每天去接受并见证天主的大爱。圣母召集这些听她信息的人,她愿通过我们来实现这个世界的和平。她愿陪伴我们走在成圣的道路上,她需要我们,没有我们她也救不了世界。她要人在每日的细小事上与她合作。
结果却很出乎意料,一周后我从香港返回广州时,她显得很自信:这里有挑战,但是我很喜欢,我要接受这个挑战,让自己有学习的机会。于是,她在广州一待就是半年,2011年年底才回来。
因此,对别人负责任,就是渴望,并为别人的益处行善,同时希望,别人也可向慈善的原则开放自己和接受慈善的要求。关怀他人就是意识到他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