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精神所包含的宽恕、恻隐、怜悯皆属福音喜讯的一部分,也可说是基督圣训的核心,所以耶稣在他的讲道中曾多次反复强调宽恕怜悯,更让我们永远以宽恕精神对待邻人、近人和所有亏欠、得罪、伤害自己的人。
本届文告主题为「『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路六36)在爱德之路上陪伴受苦者」。
他郑重地补充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谁若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天国,决不能进去”(路18:16-17)。
保禄又担心得撒洛尼的教会会去无知的猜测主再来的日期,所以接下来又说:“弟兄们,至论那时候与日期,不需要给你们写什么。
我去哪里,才能逃避你的面容?我若上升于高天,你已在那里,我若下降于阴府,你也在那里。我若飞往日出的东方,我若住在海洋的西方,你的双手仍在那里引导着我,你的右手还在那里扶持着我”(咏139:5-11)。
主耶稣说:“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好使你们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女,因为他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玛5:44-45)回响在这句圣言中的教训是多么有益而丰富!
他多次向宗徒们说,“你们不要以为我是来废除法律和先知的,我不是来废除,而来成全。”(玛5:17)。他在回答法利塞经师的诘问时,明确指出最大的法律只有两条。
个人修身养性不仅包含了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用今天字典的解释:修养就是通过学习和锻炼养成良好的待人处世态度。那么,什么是基督徒的修养?
天主说:“你们把我同谁比拟呢?要我与谁相似呢?你们举目向上,看看是谁造了这些呢?”(依40:25-26)“实在,上主的神充满了世界,包罗万象,通晓一切语言。”
教宗说根据马尔谷福音,这位大雅各伯宗徒在十二位宗徒排行中名列第二,仅次于伯多禄;在玛窦福音和路加福音中,则名列第三,在伯多禄和安德肋之后;在宗徒大事录中则列于伯多禄和若望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