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善的,复活进入生命;作过恶的,复活而受审判(若5,22)。这是我们最根本的信仰,否认这信条,就不是天主教。
每每念及去年复活主日在厄玛乌与耶路撒冷兄弟隐修团共进午餐的情形,总有一种莫名的情绪,一种如家的温暖。当时巧遇一位团体中的修女,年纪很轻,从澳门来,但不会讲中文。
如果这个灵魂因为犯罪而死去,谁让他复活,谁再度赐给他平安?还是神父。除天主之外,神父便是一切!…只有到了天堂,他才会充分明白他的神父身份究竟代表什么。
重要的是,我们要想到,我们培育修生是为派遣去为他人服务的:我们总要想着这些信友,天主的子民,必须把人培养得能为复活的基督作见证。
希望我们透过圣像也能经验到这份恩典,我们基督徒又称圣徒,因为我们是一群被天主分别为圣的人,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理当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活出天主的肖像,将复活的耶稣基督的喜讯带给身边的人。
枢机主教的亲笔信我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是诸圣瞻礼,我呆在家里,因为教区的牧灵中心今天不办公。天气比前几天冷了很多,但是并不影响外出散步。
耶稣以这些话来描述祂自己的行程,就是通过十字架走向复活:就是落地而死的麦粒而结出果实的道路。耶稣以祂自己达到极点的爱的祭献为出发点,来描写爱的本质,以及普遍来讲人类存在的本质。
3参阅:于大圣若瑟瞻礼向意大利天主教工人协会致词(1955年5月1日):《宗座公报》47(1955),406。
这也是降生神学的启示,因为基督降生在犹太文化中,透过犹太文化和宗教开显了救赎的行动,基督更死在犹太的法律中,才能有复活,富丰了犹太的法律,使之有所转化……。
我信肉身之复活,我信常生。阿门。愿天主永受赞美![page]3、尾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杨老师作为教师最好的总结。传道、授业、解惑,他都做到了,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