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一个主日的下午,在背教会的要理和一些经文背得又困又累时,我们就集体要求修士给我们讲故事,于是他就给我们讲以色列民出离埃及的圣经故事,他讲了不大一会儿,我们这些不安分子的眼睛就随着窗外飞来飞去的麻雀而转来转去
圣经上说:迫害你们的,要祝福;只可祝福,不可咒骂。(罗12:14)对得罪和恶待我们的人都不可有一点诅咒的味道从我们口中出来。
我随手拿起放在枕边的《圣经选语》,随便打开一看辨别义人恶人的标准的标题下,耶稣说:你们或者说,树好,它的果实也好;树坏,它的果实也坏。因为从果实就可以认出树来。
以他领衔,我在学苑出版社出版了《圣经诗歌全集》,据上海《文汇报》编辑孙振清说:“《圣经诗歌全集》是解放以来第一部由国家出版社出版的天主教会的书。”
——回应教宗本笃十六世《天主是爱》的通谕如果说《圣经》的中心思想用一个字来表述,我想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那就是“爱”!
圣经上说:“我对你殿宇所怀的热忱,把我耗尽”。(若二:17)根据教会传统习惯,教堂是举行礼仪的最佳场所,因为教堂庄严、华丽、宽敞,在此举行各种礼仪,能给人以神圣气氛和心灵真正的皈依。
只有在生活中,我们才能和那位降生成人的人而天主而不是天主而人的耶稣在生活中彼此理解体认,互相称兄道弟而让他与我们承担痛苦,分享快乐;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读懂圣经,圣经中一直生活着的那一位———跳到水里才有资格说什么叫游泳
正因如此,教友看圣经便更谈不上了,尽管近几年来,各地的神父都在强调读圣经的重要性,但还是收效甚微。
圣经作者借着蛇的口,写出了这个反面福音的内容。事实上,教父们在将玛利亚与厄娃对立时,实已把握了最基本的要义,因为玛利亚相信了天主愿意成人,而厄娃所相信的恰好与此相反:天主怕人相似他。
后来,读了《圣经》,我转变了观念。因为我明白了两件事:第一,天主有权做自己喜欢的事,毕竟他是造物主,而我们只是被造的。(其实,这种观点非常不好接受,接受的过程也非常不舒服,但这却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