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热心于教会公益,虽然他自己生活简朴,但他却毫不吝啬,乐于助人,看到穷苦的人就拿出自己的生活费去帮助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留下善行的脚印。
然而,这次与耶稣相遇的人没名字,圣史马尔谷只简单描述他为“一个人”(谷10:17)。他是位自幼遵守诫命的人,但尽管如此,却仍未找到生活的意义。他正在寻觅生命意义。
这次大公会议,同时直斥那些「谴责『罗马教会礼仪,低声诵念弥撒正典和祝圣圣体圣血经』的人,或主张『弥撒只应用本地语言举行』的人[13]。」
其实,每个人都有灵修生活,包括不认识天主的人。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都有无休止的渴望、寂寞、挣扎……有人说,“灵修最终要处理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欲望。
另外,当这个特别的人以我的理解和关心超越了一般的人,当他(她)看我是一个独特的我时,我内在独有的物质使他(她)接近我时,当他(她)想我成为他(她)的朋友时,我的鼓乐得以满全。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
二O一三年十一月,也就是当选罗马主教和伯多禄继承人八个月后发表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中,教宗方济各在开篇卷首写到,福音的喜乐充满了那些与基督相遇的人的心和生命。
但这些指令不是通过直白的语言和文字交流,而是一种超凡的心灵感应能力,让地球上的人来感应并接收。
世界为什么这样的不公平,那些作恶多端、为所欲为者安享幸福,那些从来不出力流汗的人每天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山珍海味,而心地善良、从不欺压别人的人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这到底为什么?
显然这位校长是个刚正挺直,顺畅柔和,心有“善根”的人。天理良心就是人性中天然存有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