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神父和堂口负责人针对自己堂区的社会环境和急需,按照堂区的人力和物力,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选出一两个优先的工作,然后和教友各个善会等组织协商,务必以沟通及共融取得共识,分工合作,持之以恒,并不时聚会检讨
“登上高山”,也预示着以“天主的视角”看待人们的生活和急需。群众的饥饿,一方面,是“身体的饥饿”,因为到吃饭点了,他们没有东西吃。
因此,这位二零一一年晋牧的主教说,该教区首要急需是再培育,特别是为度奉献生活的神父、修士、修女们,反省生活方向,要把为穷人服务和度神贫简朴生活作为一生奉献的目标。
如今,仁爱之家急需建大餐厅、锅炉房、活动室,还要改装暖气,估计没三十万下不来,这笔钱还没有着落。
一次教堂内有位家庭小孩子得了重病,急需用钱,老人家听说后,一下子捐了2000元,在90年代初,这也算个不小的数目啊!老人家人缘很好,邻居都知道她家信仰天主教,是一个能靠得住的好人。
2月1日崔神父经过和当地有关部门协调,将把这些捐款通过进德公益联手全国教会为武汉提供捐赠急需的防护用品。
另一方面,居民家中生活物资告罄,团长们横空出世,大批量的收货验货时也急需必要防护。网络常有这样的信息:不少志愿者出时间出力气,但因缺少有效的防护中招倒下,让人心疼。
因此我们急需一起携手追求并推动那些带领我们踏上兄弟情谊之路的普世价值。
在出版《培育终身执事的基本守则、终身执事职务及生活指南》一书及相关文章的同时,同时也积极面对基层教会的现实困难、挑战及有限条件,参考境内外(为急需而祝圣或经过规范培育而祝圣终身执事)的不同经验,回应地方教会的发展需要
这个爱心需要我们每人自觉奉献,而且不局限于今天和物质方面,是各方面都需要我们给那些穷困急需之人带去一份生命的亮光。去年我捐献了一副书法作品,拍卖了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