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宗教走进现代文明的通道在现代化高歌猛进的过程中,传统的宗教或信仰曾经受到过广泛的批评,一度被视为“灵魂湍流的镇静剂”或者是“鸦片”。
其主楼始建于1867-1868年,时值耶稣会会院于1849年自横塘迁至徐家汇后不久,原作为会院的档案库。后经耶稣会士费赖之神父历十余年的苦心筹办而成为今日规模的藏书楼。
年幼时便已经特别敬爱圣体和圣母,并因此而特别爱护穷人,与穷人分享自己的粮食、衣服和大部分的工资。这种充满爱德的生活也逐渐令她心中滋生了度修会生活的意念。
但同时,天主的圣言不只是一种教义体系,一个仅供沉思默想的对象,一种高深的学问,一种神秘的哲学,更应该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如果不是这样,基督徒的信德,就会变成死的信德。
这是黑暗与专制下的中世纪难得的一种人道与人性之光,当人放弃了自我的优越感,放弃高于动物或其他生灵感时,才能与其他生灵沟通。乔托这里表现的也许不只是圣方济各的事迹,他画的也许是一种体验或信仰。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1962-1965年),是我整个人生中,最认真深入和最有意义的教育时期。50年后,我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经验。
编者按:一位自诩为不可知论者的年轻医生卡雷尔(A·CARREL)在亲自见证一位垂死病人在露德山洞前,用圣泉淋洒后的几分钟,霍然病愈的奇迹过程中,也同时见证了在他自己心灵的领域里发生的另一个奇迹:从理性逻辑的此岸飞跃到神圣信仰的彼岸
上学的时候我把自己的梦想完全交给天主,自己也努力了,但是最后发现梦想没有实现,慢慢地我开始质疑我的信仰是否还要继续。
1932年1月25日,回族创办的闻名全国的《月华》杂志发表了《国难期间伊斯兰应有的呼声》一文,率先表明了中国穆斯林坚定的抗日立场,在唤醒民众的抗战意识,鼓舞民族的精神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简言之,该部小说是以直叙的方式描述耶稣基督,并且把他当成一位提出崇拜已失落的「神圣女性」及希望以假想的妻子玛利德莲来重建该信仰的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