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一位参加大公会议教长的反思


2012-04-23 11:21:59 作者:雷米·德鲁 文 王保禄 译 来源:《信德报》2012年4月12日,第13期(总第484期)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1962-1965年),是我整个人生中,最认真深入和最有意义的教育时期。50年后,我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经验。
    这次大公会议有25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主教参加,还有数百名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加上众多来自世界其他主要宗教信仰的观察员。每天以不同的礼仪举行弥撒圣祭作为会议的开始。然后是庄严的奉献福音书“供奉圣言”礼仪:不断地提醒我们,灵性的权威最终来自耶稣基督,整个天主的启示都在他本人身上。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分别于1962年、1963年、1964年和1965年的后半年举行。
    真福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于1962年开始召开大公会议,说明会议的宗旨是消除不和谐的种子,促进人类和平与团结。
    他在致开幕词中明确地指出:教会牧灵生活,比教义教条所涵盖的更广泛。我们不需要大公会议来教导大家已经接受的道理;我们需要重新审查我们的传统文化,适应环境的需要,并提供有益的发展空间。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于1963年6月去世后,其余三次会议由教宗保禄六世主持。
    我坚信,梵二大公会议将成为历史记录中,最具影响力的大事之一。一篇简短的文章绝不能全面地描述这个惊天动地的会议。我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特别注意,以下我认为最重要的几点:
    我们寻求与所有其他的宗教信徒,以及整个世界,建立崭新而友爱的关系。这种交往不仅需要较清晰的思想和理论,不仅要用我们的头脑,更需要用我们的心灵和双手,与所有善意的人士,携手并肩共同谋求正义与和平。耶稣不仅说自己是真理,同时还是道路和生命(参若14:6)。随着大公会议的脚步,1971年的世界主教会议宣布:在今日传播福音,正义的行动是绝不可或缺的事项。
    梵二大公会议唤醒了我们,让我们去充分发挥我们信仰的全球层面及教会的大公特色。我在某处读到这指示:教会不仅有一个传道使命,而且这使命中也有一个教会。这让我们也更加意识到我们的国际责任。梵二大公会议召唤所有受洗者成为传教士,要在他们所从事的领域,无论是在社会团体中,或在个人事业上,以身作则,来宣扬天主的福音。
    通过信德和圣洗,圣神召唤我们与基督,并在基督内,从事宗徒事业,还使我们有足够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服务。“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教育我们:我们要在自己的心灵中,感受到人类所有的喜乐与期望,以及所有的愁苦与焦虑。它向我们呈现耶稣居于他的人性环境中的事实,便是我们的榜样、老师和向导。
    梵二大公会议敦促我们,要以圣经来滋养我们的心灵和精神,领悟到圣经是我们的信仰和行为,以及我们的神学和灵修的“灵魂”要依照圣经来生活。
    在实际行为的领域中,邀请我们在道德上负起共同的责任,去面对人类的各种问题,而非道德说教。我们在心灵之中都会发现,我们理智的良心所告诉我们的正确和公正的标准。人人都必须尊重这良心的自由独立,因为天主才是这私人领域的主人。
    我们寻求与所有其他宗教的信徒们以及与现代世界,建立崭新和相亲相爱的关系。
    教会现在把神圣的礼仪作为基督的工作,呈现给每一位信徒;我们非常荣幸能参与这工作,而且也应当有意识的、积极的和有效的参与。所有堂区的领导人,特别是本堂神父,应当认真关注并促进所有堂区教友,个人和团体积极参与教会礼仪。这样他们都会优先重视祈祷时间和准备天主圣言启示的讲道,如此才真正以生命的神粮来滋养圣堂听众。今后参与圣堂祭礼,将不再被视为“无聊”,因为信徒切身地感觉到,他们在分享基督救赎世界的工作。
    我们礼仪的核心是圣体,梵二大公会议重申圣体是所有灵修生活的根源和巅峰。会议呼吁我们,不单视圣体为个人或私人圣德的成长和滋养品,更要充分地理解“圣体”一词的本义,我们必须考虑它的根源,它来自感恩和洗脚的行为。那神圣的面包和救赎的圣爵,固然令人尊敬和值得我们崇拜,但它们也提醒我们,圣体不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它呼吁我们在默祷时,也要采取行动。耶稣不惜任何代价,把他的身体“掰开来”,“给予”我们,去和他人分享。
    大公会议更进一步发展我们在 “天主之国”概念的重点。我们的教会本身并不是目的,无论她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为使所有的信徒都参与,以福音救赎价值观的力量齐心协力去改造社会,拿出一个全面的方案是必须的。
    梵二也提醒我们:我们需要更有效地接受贫困的原因,承认救赎的历史是由被迫害者所谱写的,而并非胜利者。我们的救世主是与这个世界所遗弃的人们融为一体,他自己也被贬抑至死,才凯旋复活,并传递圣神给我们。
    梵二并非邀请我们去与其他任何宗教或信仰竞争。大公会议敦促我们要互相学习,彼此合作,为促进慈悲与和平的正义而努力奋斗。我们要有效地传播福音,就必须吸引世人参与“逾越节奥迹”,即生命是以复活的主基督圣神的力量,从死亡而超越死亡,然后光荣复活。就像大公会议所声明的,未来属于那些可以为下一代提供生活与希望之源泉的人们。
    (本文来源:Scarboro Missions Magzine,作者雷米·德鲁系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市荣休主教)

本文标题:一位参加大公会议教长的反思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