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个经文段,我们连同众圣人一起恳求天主,这不但是我们祈祷团体的扩大,也指明祈祷是教会的行动,是连同天上地下所有人的行为(若1:51),因为世间所有都是来自天主;第二、三个经文段是直接向天主祈求,求天主施以救援和保护
天上地下万物根源,充满仁慈良善。无数圣贤与主同在,共享幸福永远。 C.胸怀善良传扬福音今生不再孤独,因为有良善心谦的基督时时刻刻与我们相伴!今生不再虚度,因为胸怀仁爱善良我们奔向和谐幸福的明天!
新堂地下一层为地下室及车库,地上一至三层为圣堂。堂内设备齐全,装有电梯、中央空调和美国百威音响等。该堂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教区补贴100万,堂区补贴150万,其余的1550万元均由教友捐献。
他在地下室里有一间小屋,屋子只有一扇窗户,从窗户往上看,可以看见街道。尽管从窗户里只能看到来往行人的脚,但马丁却能从他们的靴子上认出他们来。他在这个地方已生活了很长时间,有很多老相识。
因为在天上和在地下的一切,可见的与不可见的,或是上座者,或是宰制者,或是率领者,或是掌权者,都是在他内受造的:一切都是藉着他,并且是为了他而受造的。他在万有之先就有,万有都赖他而存在。
接下来的10年,我们内部出现纷争不和,分“地上地下”,争论谁是“三至”的,谁是“三自”的,谁是罗马公教,谁是官办教会,哪个神父的弥撒有效,哪个神父的弥撒无效,等等。
摄于大堂后面(上图为横拍;下午为立拍)摄于大堂门口的领洗池边摄于祭台下圣体(柜)间及共祭神长中式座椅自祭台望向堂门(上图门关;下午门开)一侧地下小堂(上下图)
以周时之尺算之,天上一度即有地下二百五十里;以今时之尺算之,天上一度即有地下二百里。自古以来,绘舆图者俱不依照天上之度数以推算地里之远近,故差误者多。
早期的祖先崇拜表现为对死去亲属的哀悼和怀念,常把死者的工具、武器等放入墓穴。久而久之,便成为人们对祖先崇拜的一种象征。
苏乐康神父德遗体就安葬在面对墓园德墙壁墓穴里[page]无尽的哀思苏乐康神父辞世后,朋友在参加守灵和葬礼时曾从马尼拉两次电话“信德”,可惜因笔者外出而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