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外在的美转换成内在的美呢?那就是让我们彼此相亲相爱,大处讲就是我们整个人类,缩小范围就是人与人、母与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相亲相爱。
这些人可能出现精神紊乱,因而需要认真地了解他们的本质,亦需要提升到所有外在、教会、超性等因素。
这一切通过我们基督徒精神上的皈依得以实现;通过默想与思考优先于行动,存在优先于拥有,内在优先于外在,得以实现。让我们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一起祈祷:天主,比我更洞察我的内心,请拿走所有使我远离你的因素。
这一切通过我们基督徒精神上的皈依得以实现;通过默想与思考优先于行动、存在优先于拥有、内在优先于外在,得以实现。让我们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一起祈祷:天主,你比我更洞察我的内心,请拿走所有使我远离你的因素。
肉身的外在克苦要与对上主的内在皈依保持一致。假如作为一种克苦的斋戒,是为让人从内在和外在上归依天主,光荣天主的话,那么它的形式就应当因人、因地而异。
所以我们在祈祷时绝不可三心二意、心口不一,对天主仁慈大能持怀疑态度,或者心不在焉,只是徒有外在形式,而缺乏来自内心深处的信靠、依赖、真诚。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常常借助外在的药物来帮助战胜鼻炎,而不是我自己的内在系统。因为内在系统很软弱,没有抵抗力,几乎一有风吹草动,就急忙寻求外援。
至于在灵性上陪伴那些要求安乐死的病患的情况,信函表示,对他们“有必要予以关怀,邀请他们改变想法”,但“不可有能被视为赞同这种做法的任何外在举动”,例如在施行安乐死时留在现场。
刘德宠修士说:“没有灵性的基础,缺少生活的实质,又不明白礼仪的真正意义,对圣神的工作也一无所知,那么参与礼仪只能成为外在的形式,谈不上内心的真诚,得不到实效是理所当然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交融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的教会,也必须与时俱进,现从几个方面对堂区建设做一分析:一、由强化外在殿宇建设转向建设心灵的殿宇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