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真的是让我们看到了华人华侨对祖国的爱和团结,很多华人企业家和老板非常有爱国心,只要祖国有需要,他们就倾尽全力,仅我们当地就筹集了40多万加币支援国内抗击疫情。
为此,早在4月初,进德公益基金会同工就曾联系上海的合作伙伴及当地进德之友,希望对接上海居民小区,为社区志愿者提供有效防护。但因当时条件所限,如货源和运输及分送等困难,一时难以执行。
缅怀星云大师大师圆寂后,当地媒体评论「星云大师建佛光山、单国玺建真福山,相互辉映,单国玺先辞世,星云也圆寂,两人离世,佛光山与天主教宗教对谈交流不中断。」
由此而衍生了对“降生神学”的偏差注释,宣讲应该适应人,适应文化,按照当地的特点和需要宣讲信仰,实践福音,才是有活力的信仰!这些解释使人“利用”信仰,将主耶稣看作人的“奴仆”。
而且如果得了这种病,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知名人士”。除了身体上和灵魂上的病,我们也有人际关系上的“病”,特别是家庭婚姻中的“病”。
余下的2500位朋友在罗马教区的各爱德食堂、修院和天主教公学受到当地神长教友志愿者的热情款待。(2018)第二届世界穷人日主题:“卑微人一呼号,上主立即俯允。”
按照当地情况安排,可以让信友更容易明白礼仪的意义,也能更主动、更全面地参与弥撒。问:为什么必须采用教会所提供的方式和要素?答:因为礼仪不是随便创造的,而是教会托付的宝藏。
答:它们具有开端、引导与准备的作用,帮助信友形成团体意识,并使大家预备好心灵,恰当地恭听天主的圣言和参与感恩圣祭。问: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礼会被略去或以特殊方式举行?
他不仅学会了当地的语言,而且还学会了当地人的思想方法。因此,神恩本地化是基本的需要,这绝不是相对主义。我们决不要把神恩僵化,或整齐划一。我们若试图统一文化,就会失掉神恩。
后来才知道,当地有个堂区1938年的时候还有三千教友,而2005年时这三千教友不但不念经了,反而跟教外人一样为过世的父母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