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圣经使张志敏开了明悟。读完圣经,她已完全信服。她跟张天路神父说要领洗,张神父笑着建议她先去慕道班。张志敏很严肃地说:我是认真的,您哪天有时间我想跟您聊聊。
她把毒药倒了后在电话里告诉了我,她不想死了,她要依靠天主活下去,而且说:“明天主日去进堂。” 后来这个教友的丈夫又回到她身边。
1982年,18岁的李金英由家人包办嫁给了邻村的张长明。结婚之日,也是她噩梦的开始。婚后不久,李金英发现丈夫患有严重孝喘,不能干重活,不仅如此,还嗜酒如命,烟瘾难抑,每天除了抽烟喝酒便无所事事。
这一点虽然圣经里没有直接明确地指出,但在叙事的过程中却不言而自明。当上主感到人需要一个与之相称的助手时,就着手造女人。
永年本堂孙继根神父、副本堂王路明神父每年定期探访和关心这些移居外地的教友,并鼓励和带领他们陆续在多个城市成立了基基团,将外出教友们组织和团结了起来。
我借台湾的一首耶稣苦难歌歌谱,填写了一首《追思歌》(见《甲年主日弥撒经文》P587),或许,今天我们可以在追思礼仪中咏唱:月有阴晴有暗明,常显主的恩典;人有生死有别离,耶稣是我们救星。
1918年遣使会江南会长刘克明神父(C.Guilloux)回覆传信部的信函中写道: 「(中国)修道生的天资不聪敏,一般地还不如欧洲的中等学生……因此他们就中国文学说,不如本国人
难民(移民)的来源和走向通过海路进入欧洲的难民(移民)数量难民(移民)赴欧洲路径及终到国三、教宗方济各2016年有关难民(移民)的言行接下去我们用图片来说明教宗方济各在2016年针对难民(移民)的主要言行
有人说,宋明理学是儒学的第二期复兴,可是,同样处在一个共同起跑线上,为什么基督教就推动了世界,而我们的新儒学却偏偏就导致了宋明两朝都遭致亡国恶运呢?
比如明爱和社会发展服务机构。但建国以来,我们失去了这一切。八十年代,基督新教在南京成立了“爱德基金会”。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地方教会经过摸索,也于1997年成立了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