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胜过祭献,信仰要有行动才是真实的。进德的赈灾、扶贫、防艾、助学、安老服务等等,不是为了彰显自己,而是因爱之义,服务人群,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困,让无助和不幸的人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人们常说:听命显奇迹,圣经上也说:听命胜于祭献。(撒上15:22)可以说听命贯穿了吕神父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也成就了他生命中无数个精彩。
感恩圣祭作为祭献和圣事,是一项至伟大的奇迹(参看「基督圣体圣血节:诵读日课第二篇读经」),是主耶稣基督以他宝血完成的救赎的最崇高纪念。
这也有祭献的意味,间接预示了旧约的赎罪祭(参肋1-5章)。✝灵修意义:牛犊的牺牲象征奉献最好的给天主。这是旧约向新约过渡的桥梁,终极牺牲是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自己(参希9:12-14)。
因为传教工作所指向的目的,就是使所有的人藉信德及洗礼,成为天主的儿女,集合起来,在教会中赞美天主、参与祭献、共飨主的晚餐。教会生活的实践是在文化的境域中完成的。
,在3节的主语是复数,而在4节却是单数;按3节(本月十日准备羔羊)和6节(本月十四日宰杀)要慢慢的准备,而在11节却要他们急速的吃(11节),突出出埃及的急迫性(参考出12,34.39);5节和9节是祭献法令
旧约圣所制度、赎罪制度乃是为了解决罪的问题而设立的,圣经指出这是天上真圣所的影像(希9:23-24),并进一步指出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将自己无瑕疵的身体作为祭献,藉着流出的宝血使百姓成圣,并带入天上的圣所
几位参礼者都跪伏在天主台前,全身心地投入到祭献天主的大礼中。没有鲜花、没有音乐、没有唱经班,甚至没有辅祭人员,但我感到了天主的临在,心中感到无比轻松和喜乐。
为此,我们在弥撒圣祭中,祈求上主,「接纳我们心神的祭献,把我们变为在基督内永远的祭品」(礼仪宪章12号)。为司铎来说,更是如此,且要身先士卒。
在患难中,他以祈祷为食粮,将困苦视作与主同祭献的过程,成为他“旧人消逝”的洗礼,如同小德兰的“神婴小路”一样,完全依偎在天主怀里,依然心怀信德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