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从教宗方济各,这位一直在基层教会为各种不同人群,尤其是为贫穷弱小者服务长达数十年的耶稣会会士、中学老师、堂区司铎、教区主教身上和言论中看到的天主,不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判官,也不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抽象概念
“信德”的张士江神父原本就有意邀请他去参加信德文化研究所九月举办的城市化与移民及牧民照顾研讨会,但考虑到杨老师的身体,有些举棋不定。但在得知他还有这样一个心愿以后,就决定要帮他实现自己的心愿。
当时世界大部分的人对他认识很少,除了知道他是一名76岁的耶稣会士,一向生活简朴,从未拥有过汽车,遑论司机了,日常都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并且致力帮助贫苦大众。
当我们感叹方济各神父对穷人花费那么多精力时,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们需要做得更好些……天主的心比人的心大方济各神父的堂区内有8个男修会和7个女修会,每个修会每天都有弥撒,修女和会士们也经常举办一些福传和慈善活动
这些著作大部分已经被主徒会会士们翻译为中文。刚恒毅在中国十一年间,其中一个重要的理想是推动中国教会的本地化建设,特别关注圣教艺术的本地化,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将来的新天新地不是超越此地,而是在这个世界上,天国是从这个世界开始”(张士江神父著《与大自然修和——从基督信仰谈今日国内环保》)。大地和宇宙以及万物也都有其价值和尊严,并为天主所喜悦和呵护。
现在的祟禧塔旁,立着《仙花寺遗址》的纪念石碑,上书:“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到肇庆传教,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建成仙花寺。”
在经历了痛苦考验之后,当前加强司铎和发愿男女会士的再培育愈显重要!身份的改变应该是实现服务和奉献许诺的开始,在磕磕碰碰和跌倒爬起的过程中学习成长,走向成熟,而不应该忘记过去,骄傲自大。
上海的胡士湄教友一次捐出4000多元支持这项活动;石家庄一位圣名叫玛利亚的教友每年都要捐出数千元资助“手拉手”活动;最近北京一教友家庭,更是一次捐出16000元,特意为贫困地区的教友送去1000份“信德
布莱兹在加纳首都阿克拉的郊区出生,2023年被派到加勒比海的岛国,以圣言会士的身份在这个以新教徒为主要居民的岛上工作。他在那里结束使命后,继续在金斯敦教区接受修生培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