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最后的书卷(Revelations《启示录》或《默示录》)又用了《旧约》中那条引诱人的“蛇”(《创世记》Gen3,1-15)和《达尼耳书》Dan7:7,8:10中的“龙”,并且将它和《约伯书》Job1
他受尼各老四世(NICOLAIV)教宗派遣,携带教宗致元朝皇帝的信札前往北京。抵达后,元世祖忽必略刚去世,继位的皇帝是成宗,这是公元1294年。
他的继承人博尼法爵八世(BonifacioVIII)再次肯定了这个法规,这位教宗也是只需一天便选出来的。这个法规从那时起至今仍在沿用,但也增加了对投票的规定。
大会主席,耶稣会总会长尼各老神父(Fr.AdilfoNicolas)以及康博尼修会(ComboniMissionary)的总秘书长格朗迪神父(Fr.DavidGlenday)致简短的欢迎词后,教宗真诚感谢大会坦诚地邀请他
一路的感动伴随着我们又走进了伯大尼之家这是一位西柳林的杨姐妹开设的专门服务于智障弃婴的大家庭,这里现有30多个孩子,这里看着比六年前条件好了很多,负责接待我们的姊妹介绍了这个大家庭成立的经过,也介绍了这里孩子们的不同情况
他们对我的接纳和肯定使我体验到天主教四海一家的真正涵义。1999年,我从芝加哥转到了波士顿,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我们的朋友弗兰西斯所在的圣灵修院,就是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从肯塔吉的修院“孵生”出来的。所以,他们都习惯于开创期的艰辛。记得弗兰西斯告诉我们,他们的开创者乔治亚的时候,面对一片荒原,无从下手。
1938年她和冯玉祥夫人李德全以及安娥、冯弗伐等人,参加了由邓颖超同志发起组织的儿童保育会,动员各党派力量抢救受难儿童,并开展募捐活动,后来还创办了10所儿童保育院。
我的朋友冯海博士送给我一个德兰修女的VCD,这个VCD虽然只记录了她的下半生,但给了我很多启发。诗人李建春在他所在的天主教会里为我找到了一本德兰修女的小册子和一本连环画。
翻开教会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自公元325年召开的第一届大公会议(尼西亚大公会议)至1545年召开的第十九届大公会议(脱利腾大公会议),时间跨度为1220年,平均每64年就召开过一届大公会议(其实大多数情况下的平均间隔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