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祈祷,望弥撒,领圣体,但生活总是不如人,还常遭遇意外!”
因他们的善行善表,儿女都非常热心事主,成年后都找了教友结婚,现在连第三代最小的小孙子都早已开了圣体。特别是他们的儿子小辉,是北堂唱经班的一员,有其父的风范,因为学历高,更多了一份儒雅。
他们品尝了主的圣体宝血,而成为圣神居住的圣殿,因为他们已穿上基督。他们的生活处处表现如天使,并显示出光芒犹如太阳。
直到今天,在弥撒中,在成圣体圣血之后,她立即宣告基督的死亡和复活“正如我们等待那应许的希望和祂的来临”。教会期待着主的来临。
具有非常高的考古、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但是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最后晚餐时被耶稣所使用,并在它内祝圣了自己的宝血,它是那给我们永恒生命的圣体圣事的伟大见证。
住在基督内的方式包括:每日祈祷与默想圣言;参与圣事生活(尤其是圣体圣事);实践爱德与服务;接受圣神的引领与更新;在困难中仍信靠天主的计划。
此外,与会枢机也谈论了各种圣召、家庭和教养子女的课题;以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献为参照点,以天主圣言作为子民的养料,并以圣言为依据;以及圣体圣事等主题。
有一次,我在参观城隍庙时想观察一下台湾的民间信仰,发现有一个小女孩在那里虔诚叩拜,我就问她为什么要拜城隍庙的神,她回答我说:是为了让自己的学习成绩能够好起来。
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们姐弟们讲这些道理,每天都强迫我们念早晚课、玫瑰经,每周五都要拜苦路、守大斋,不许我们看电视电影,甚至听收音机都不行。我知道她很爱我们,怕我们会下地狱。
大教堂周围是古铜色的十四处苦路雕塑,遵循教会的传统,几乎每个朝圣团都会在这里拜苦路,一些人甚至跪下来,用双膝从一处移到下一处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