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谈谈我在亚洲和大洋洲的使徒之旅:之所以称之为使徒之旅,是因为它不是一次旅游行程,而是一次传递主的圣言、让天主被知晓,并且了解人民心灵的旅程。这非常好。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恩赐和责任,把希望带到已经失去希望的地方:把希望带到生命受创的地方,带到被辜负的期待中,带到破碎的梦想里,带到让人心碎的失败之中;带到疲惫不堪、支撑不住的人身上,带到感到被击败的忧苦孤独中,带到被深刻撕裂的心灵痛苦中
在我们呼求圣神时,我们恳求你,好使你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而创造的心灵,能再充满你的恩宠。我们众人祈求宽恕,我们都是罪人。但我们众人在上主,你的爱内才有希望。阿们。
但它们为我们揭示了罪、洁净、圣所之间的关系,提醒信徒“洁净的心灵”是亲近天主的前提。问11:这一章的属灵教训是什么?答:天主住在祂子民中间,祂的圣所必须纯洁(15:31)。
我们每一个基督徒也被召叫“成为圣的”(21:8;参见伯前1:16),在心灵与行为上反映我们属天主的身份。《肋未纪》第22章问答主题:吃祭物的条件与祭牲的要求一、吃圣物的条件问1:什么是“圣物”?
这份超越人性的爱,他用生命行动点燃了无数心灵的火种。2025年6月13日,张士江神父和李荣品神父召集你的同工叙说你的生前事迹。舅舅,我和小虎去了。我知道你看到那一刻也会欣慰。
它让我们在享受民族文化带来的归属与温情的同时,不断将心灵提升至天主台前,在“月圆”中体味“主恩”的满盈。
于是,彼此间缺乏起码的信任和理解,心灵的默契越来越远。旷日持久的争吵,事无巨细的家务劳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重任,周而复始、琐碎、单调、枯燥的平淡生活。
,另陆还有言赞曰“博婓培德,承先人遗传,生性刚直好义,守职不苟,坚毅卓绝,对于人生,眼光高,声气平,艰难磨折,从没有使她胆怯心寒,贫苦不能夺她的气,富贵不能骄她的心,培德生活俭朴,天真坦率,一心契合基督之道
在他的那本日记中,有些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心灵智慧。他死于“行进的途中”。他一直是真福。当我成为教宗后,我遂将他封为圣人。你可以读到关于他的形象的非常精美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