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人圆,主恩满盈:从天主教信仰精神审视与善度中秋佳节
2025-10-17 09:40:56 作者:魏生辉神父
前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当一轮明月清辉洒遍华夏大地,中华民族便迎来了温情脉脉的中秋节。这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月两圆”的期盼、“敬老孝亲”的伦理与“感恩收获”的情怀。作为扎根于中华文化的中国天主教徒,我们既珍视这份深厚的文化血脉,又领受着基督福音的滋养。因此,以天主教信仰的精神来审视和善度中秋佳节,并非简单的文化嫁接,而是一场在至深层面实现“恩宠成全自然”的宝贵实践,让这一传统节日在信仰的光照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意义。
一、仰望明月:从“祭月”到“赞主”的升华
中秋节源于古代对月亮的自然崇拜与祭祀活动。古人仰望皓月,感其清辉,敬其神秘,遂有“祭月”之礼。然而,对于天主教徒而言,我们深知“诸天陈述天主的光荣,穹苍宣扬祂手的化工”(咏19:1)。月亮,这枚悬于夜空的璀璨银盘,不再是崇拜的对象,也是造物主无限智慧与美善的见证。
当我们举头望月时,我们的目光超越了受造物本身,直达其背后的创造者。月亮的阴晴圆缺,提醒我们天主创造的秩序与律动之美;它的皎洁光辉,象征着天主的真理之光,能驱散我们生命中的黑暗与迷茫。因此,中秋的望月,可以转化为一首对天主的伟大与奇妙的无声赞歌。正如圣咏所载:“当我仰观你手指创造的穹苍,和你在天上布置的星辰月亮,世人算什么,你竟对他怀念不忘?人子算什么,你竟对他眷顾周详?”(咏8:4-5)这份由受造物引发的惊叹,将我们的心自然而然地引向对天主的钦崇与感恩。
二、期盼团圆:从“小家”到“大家”的拓展
“团圆”是中秋节最核心、最动人的情感内核。无论身在何方,人们都渴望在这一天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这深刻体现了天主在人心深处所铭刻的对于共融与爱的渴望。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其本身的和谐与团结,就是天主圣三之间完美共融关系在人间的一种反映。
天主教信仰不仅肯定这份对“小家”团圆的爱与珍惜,更邀请我们将其境界不断拓展。首先,家庭的团聚是实践“孝爱父母”诫命的美好时机,让子女的感恩与父母的慈爱在节日的氛围中温暖交融。进而,我们的目光需要投向更广阔的“大家庭”——天主的家庭,也就是教会。我们与主内的兄弟姐妹在基督内共融,是更深层次的、属神的团圆。
因此,中秋的团聚,可以成为我们关怀孤寡、探望病弱、邀请未能回家的朋友共同分享温暖的契机。这正是在践行“你们彼此相爱”(若13:34)的基督命令,将小家的温馨,转化为大家的共融。最终,我们最深切的团圆渴望,是指向与天主永恒的、面对面的团聚——那是在天乡最终极、最圆满的“月圆之夜”。
三、分享饼食:从“月饼”到“圣体”的预像
品尝月饼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习俗。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团圆美满;分享月饼,则代表着爱与祝福的传递。这份分享美食的行动,与天主教信仰中“共融”与“分享”的精神深度契合。
在信仰的视野下,我们可以将分享月饼视为一种象征性的行动,它指向一个更伟大的现实——圣体圣事。正如月饼由无数食材(面粉、糖、馅料)融合、烘烤而成一个完整的圆饼,我们在感恩祭中,所有信友因领受同一个基督圣体,而结合成为基督的奥体。月饼是物质的食粮,滋养身体;而圣体则是生命的食粮,滋养人灵,赐予我们永恒的生命。
因此,在中秋家宴上,当我们切开月饼与家人分享时,可以怀着感恩之心,为所拥有的物质恩惠感谢天主,同时也在内心深切渴望那来自天上的、真正的生命之粮——耶稣基督。这份分享,因此超越了口腹之欲,成为一次爱的实践和信德的默想,提醒我们彼此在基督内是一体。
四、心怀感恩:从“谢天”到“谢主”的深化
中秋节在传统上也是一个庆祝丰收、感谢自然的节日,蕴含着“谢天谢地”的朴素感恩情怀。作为天主教徒,我们感恩的对象更加清晰和具体:我们感谢那一位赏赐万物、眷顾一切的天地主宰。
我们所享用的一切美物——丰收的五谷、甜美的瓜果、象征团圆的月饼,乃至家人的健康、工作的机会、平安的生活,无不是来自天父慷慨的恩赐。正如《雅各伯书》所说:“一切美好的赠与,一切完善的恩赐,都是从上面,从光明之父降下来的”(雅1:17)。因此,中秋节的感恩宴,理应成为一场祈祷和颂谢。在饭前饭后,全家人一起祈祷,为过去一年所领受的种种恩惠,向天主献上衷心的感谢,并祈求祂继续护佑家庭及普世众人。
总结与展望
中秋节,这枚深深烙印在中国文化基因中的美丽印记,通过从“赞主”而非“祭月”的角度仰望明月,从“天家共融”的维度期盼团圆,以“圣体圣事”的预像来分享饼食,并以“谢主恩泽”的心怀度过佳节,我们实现了信仰与文化的和谐共融。
这种融合,使得中国天主教徒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超性的眼光,去拥抱和善度这一传统节日。它让我们在享受民族文化带来的归属与温情的同时,不断将心灵提升至天主台前,在“月圆”中体味“主恩”的满盈。愿每一位基督徒都能在中秋的月色下,既做中华文化的孝子贤孙,更做天主忠信的儿女,在人间团圆的温馨中,默想并向往那在天乡与天主及诸圣永恒的、至福的团圆。
最后,以诗为祝:中秋融美
天心月满映祭台,桂香融感恩杯。
团圆聚首孝为基,饼馨分圣爱,共融沐光辉。
古礼新晖承道脉,笙歌清韵同归。
婵娟万里沐慈悲,人间彰主荣,山海共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