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波尔提出了一个光的波、粒二性合一原则,这一原则至今仍为物理界人士所接受。天文学家又发现在非线性三体运动的测量上若忽略了宇宙其中的一个电子,就会对所测出的数据有很大的影响。
天主愿意把他的超性恩宠分施给任何受造之物。然而,需要人来接纳,表示乐意,就像童贞玛利亚一样,好使自己的心被天主那道光所照亮。
(9-10页)显然,霍金不愿停留在圣奥斯丁这神学性的简单断语。他以圣奥斯丁所定的思想作为跳板,拿着哈勃望远镜一下跳到了大约100亿年或200亿年前的一个位置(因为他相信那是宇宙的诞生期)。
他以虔诚的祈祷表达与父的关系,他参与圣殿的礼仪性敬礼,并在安息日进会堂敬拜天主父,他的门徒注意到他在彻夜祈祷。很自然的,他的门徒让他教他们祈祷就如若翰教给他的门徒一样。
圣神被比作水,是被“倾注”的:天主使圣神“如溪水一样”流淌,他是祝福,是天主性生命的倾注(依44:3)。在其他地方,圣经把圣神比作风,比作气息。
当然,希望有远有近,苦难的可承受性也会相应地随着希望的远近而改变;希望越远,苦难的重力自然就越轻。
天主深信,祂的司铎们在他的助佑下,有能力履行这项圣事性的召叫。讲道后,我们的教宗邀请所有神父重宣司铎许诺。我将采用同样的问题,询问在场铎兄铎弟,请他们回答:愿意。这些严肃的问题及回答值得公开表明。
这种爱之博大,可见于张载之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可见于程颢之若夫之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不爱者哉!
教宗指出人类共同存在需要有一个具粘合性的基础,否则人类就会变得十分个人主义化。宗教就是成功社会生活的一个基础。
另外,《救赎圣事训令》提醒我们,为了保护神圣礼仪的庄严性,具体的献礼应以合宜的方式呈献。因此,献仪和其他为济贫而收集的礼物,应置于适宜的地方,而非举行感恩祭的祭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