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万物之灵,万物为人享用,而人并非为物而活,所以人不应再做物的奴隶。也不应只沉醉于物的享受中。人应立足于世界,而想到看到创造世界的造物主——天主。
因为他造我们是子女,不是乞丐;是有自由意志的王子,不是没有自由的奴隶;他要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用意志选择顺服的子女,而不是一个只懂得执行任务,照着电脑程序机械地工作、没有感情的机器。
西塞罗(Cicerone)指出,每个贵族家里都有一根石柱,用来绑自己家的奴隶,惩罚他们。众所周知,鞭刑之后,往往会处以死刑,特别是钉在十字架上。
教训奴隶在一切事上要服从自己的主人,常叫他们喜悦,不要抗辩,不要窃取,惟要事事表示自己实在忠信,好使我们的救主天主的圣道,在一切事上获得光荣。
在为宗徒洗脚的时候,“耶稣换下光荣衣裳,穿上人性的布衣,成了一个奴隶。他洗宗徒们肮脏的脚,使他们有资格参与他所邀请的天上神宴”。
2.27当他们从神圣的水中上来,全体在场者拥抱他们,给他们致候,亲吻他们,恭喜他们,与他们一起欢乐,因为他们曾经是奴隶和囚犯,现在却是自由人,是被邀参加王家筵席的儿女。
“新人”事实上就是“新人类”,再“没有希腊人或犹太人,受割损的或未受割损的,野蛮人、叔提雅人、奴隶、自由人的分别,而只有是一切并在一切内的基督”(哥3:11)。
她把自己放在服务中:她充满了一切,但不像一个奴隶,而是作为天主父的合作者,为了管理而充满尊严和权威,就像她将在加纳做的那样,成为神圣宝藏之恩赐,以便许多人能够用双手从它那里汲取恩典。
在这个时期,每个人决定不再做奴隶的意愿得以成熟。
答:天主首先提醒百姓说:“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是我领你出了埃及地、奴隶之所。”这是建立十诫权威的根基,表明天主是拯救者,祂的诫命出于爱与解放,而非奴役。问3:第一至第三诫涉及什么?是关于人与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