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座圣赦院院长皮亚琴扎枢机、圣赦院职员,以及在罗马四大宗座圣殿专职听告解的司铎也一同晋见教宗。教宗在讲话中首先指出修和圣事的宝贵性,它「让天主对人的慈悲得以显露并实现」。
(玛27:46)这动摇的、不确定的立场在卡赞扎斯基的小说《耶稣最后的诱惑》中反映得更加鲜明和突出——是背弃救世的重任苟活,还是直面死亡,让灵魂回归天国?
在观众席中还有不少是从罗马赶来的意中友协的人士,几位意大利女上都表示对《茉莉花》十分感兴趣,一位名叫多萝阳的女士兴奋地对记者说,“中国爱乐乐团演奏的奠扎特非常棒!但是对我来讲《茉莉花》简自是天籁之声!
这是一份急切不安的信仰,帮助我们克服心灵的平庸和懒散,并在往往因消费主义而麻木、无感的社会里,成为扎进去肉里的一根刺。
是因为它的“根扎得深”,而且它在生长时,常常先“弯腰”。竹子越高,越懂得弯下身。这不正是谦卑的象征吗?反观,有些植物长得高,但根浅,一阵风就倒了。
刀矛戈戟哟,为何还不结束我的生命!我心中的伤痛哟,喜好其永不痊愈!可爱的创伤哟,希望其切莫离开!唉,耶稣圣心,我是从祢圣洁的心地上生长发育而来,我的心既蒙祢收取的同时,祢的心也已经为我所得。
在通谕中我列举了以爱德闻名的几位圣人,他们是天主的若望、加弥禄、味增爵、路易斯.玛利亚克、若瑟.科多连戈、路易吉.奥里奥内、以及加尔各答的德肋莎修女”。
雷亨伟、邓永忠及作者在漳州天主堂前合影47年前的闽南,警报声声,山河枕戈,而今日的闽南,处处是花好月圆的和平美景。被称为“海西区”的福建省,已成为与台湾同胞心连心共图和平统一大业的风水宝地。
最值得骄傲的是,在不同场合目睹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印度德肋撒修女和罗哲修士三位世纪伟人的风采。记忆最深的是1994年的圣地朝圣之旅。
主教来啦,还有这么多神父、修士、修女们也在,还有这么多教友,大家好!你问我是谁呀?我呀,我是玛利亚,我家那口子叫方济各。我们是热心的老教友家庭,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孩子们也很热心,经常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