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漳州天主堂
2010-07-05 11:57:28 作者:杨世运 来源:《信德报》2010年7月1日,19期(总第414期)
2010年5月上旬的一天,雷亨伟、邓永忠和我,年过花甲的三人分别从北京、上海及河北省保定市出发,在广州市汇合,经广东汕头市、饶平县、福建云霄县,不远千里来到漳州。实现渴慕了半个世纪的愿望——重访漳州天主教堂。这个美丽的梦我们已做了整整47年!
1961年,18岁的我应征入伍,经严格筛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航空预校(校址在保定市)的学员,雷亨伟、邓永忠是我最亲密的校友。
按照空军党委的指示,我们这一期学员离开校园南下广东,到陆军部队当兵锻炼。1962年夏季,台湾海峡形势徒然紧张,我们所在的部队便离开驻地,从广东省中部开赴东海前线。我和雷亨伟、邓永忠在同一个连队,曾在福建云霄县演武亭村驻扎几个月,后又移防至与福建紧邻的广东饶平县。
1963年5月,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下连队锻炼的任务,返回军校。从广东饶平县出发,经福建诏安县、云霄县,再到漳州,一路步行。路上走了几日,现在已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到达漳州后人已累得像散了架,急盼有个栖身之地。因调配运兵的专列需要时间,所以我们有幸在漳州休整两天。
肩背背包,我们走进了一个像“伊甸园”一样美丽的住所。高高的楼房,宽大的玻璃窗,地面铺着木板。我们兴奋的心情难以言喻,要知道,自从部队开赴前线以来,我们从未住过这么好的地方。我们曾寄宿于古庙,也曾露宿于荒坡野岭,“天当被,地作床”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今天,不仅有楼房为我们遮风蔽雨,并且有木地板当床铺。更令人欣喜的是,还有一位“小天使”为我们弹奏迎宾曲!
“小天使”是位年纪大约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身着白色衣裙,在一位阿姨的指导下,正在大厅里专心致志地弹钢琴。弹奏的是什么曲名我们不知晓,但却觉得它熟悉而亲切,顷刻间让我们忘掉了饥渴劳累。我们心里明白,这是教堂负责人的精心安排,小天使以她的琴声向我们这群疲惫不堪的年轻军人表示慰问。
住下后我们方知,这里是漳州市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为了让我们这几百名军校生有栖身之所,这里的神职人员特意将教堂内的桌椅腾空,地面擦得干干净净。我们在这一特殊环境里休息,梦很甜蜜,心很安宁。而从此之后,回忆更是绵绵无期……
虽然我们不是天主教友,但怎能不怀念这座教堂?它的琴声常在耳边回响,那是一曲天籁之音,传递着人间真情,宣示着普世仁爱。
岁月荏苒,倥偬间四十几年过去了。自从我们三个老战友都退休后,就开始酝酿进行一次“闽南怀旧之旅”。——要看看当年我们驻扎过的演武亭村,要拜访曾用琴声慰藉我们心灵的漳州天主教堂。
怀旧之旅终于成行。一到漳州,我们便迫不及待打听天主教堂可安在?漳州人非常热情,一路都有人为我们指点方向。穿过“中山公园”的中心大道,一座乳白色的教堂出现在眼前,比我们记忆中的还要高大漂亮。我们没找错地方吧?
突然我们觉得自己像是“不速之客”,唐突闯进教堂是否有失礼节?正犹豫间,值班室里走出一男一女两位中年人,彬彬有礼地向我们打招呼。听我们说明来意后,二人立即表示热忱的欢迎,并告诉我们:“没错,这里肯定就是你们住过的地方!全漳州唯此一座天主教堂,几年前在原址上进行过修新,因此比原貌更壮观了。”
噢,这里果然是我们曾经的“家”!善解人意的他们带我们拾级而上,走进肃穆的教堂大厅。抬眼望,耶稣的塑像在向我们注目表示欢迎,而圣母玛利亚慈祥的脸上更是写满了祝福的话语。大厅里摆满一排排桌椅,桌橱里整齐地摆放着《圣经》、《颂诗》。身处故地,我们想起47年前,神职人员和教友们一起动手搬走桌椅书籍为我们腾出住地,是一次多么繁重的劳动,又是怀着一腔多么深挚的仁爱情怀啊!
雷亨伟、邓永忠及作者在漳州天主堂前合影
47年前的闽南,警报声声,山河枕戈,而今日的闽南,处处是花好月圆的和平美景。被称为“海西区”的福建省,已成为与台湾同胞心连心共图和平统一大业的风水宝地。因此,今日我们旧地重游,轻步走在教堂,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情之所至,我们也做了一回教友,手蘸圣水,在胸前虔诚地画着“十”字,为和平幸福而祈祷……
一别47年啊,下次再见不知将会是什么时候!感谢教堂一位神职人员,为我们这三个恋恋不舍的寻访者在教堂前拍下了合影。有了这张照片陪伴在身边,无疑是对离别的一份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