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关注整个人类、整个宇宙,无私大公,极仁至慈,考虑长远,预化未来,同时对每个人也是无限慈悲、同情怜悯,慷慨赐恩而不求回报;也绝不因为人有罪、有毛病、有缺点、非常软弱、污浊而减少他的神爱;虽全善却不绝恶者,
耶稣祢是救赎苦难的至善者,我的心不知祢的美善,简直不配为心!耶稣祢是慈祥悲悯的极仁爱者,我麻木到不知感祢恩惠,简直不配为人!
给予饥饿的人食粮,给赤裸者衣服,照顾患病者,扶助贫困者,拯救被遗弃者,帮助失业者,使临终的人平安死去,尤其是对穷苦的人,用双手接纳他们,用心胸拥抱他们,使他们有尊严地在天主的爱中死去。
落魄者的自尊最脆弱也最容易被摧毁,尊重是仁者的至善。尊重,不仅仅给落魄者带来生活下去的勇气,还给成功者带来执着追求下去的信心。尊重,让落魄者和成功者都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并以此去面对生活中的逆境和顺境。
四旬期是热心祈祷、斋戒与关怀处境艰困者的时期。它给所有基督徒提供一个机会,认真地、深入地认识他们的生命,注意聆听那启迪信徒每日生命旅程的天主圣言,藉此为复活节做准备。
《中庸》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董仲舒在天人感应的意义上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神父要求我们每个瞻礼每人至少带一个慕道者,产生倍增的蝴蝶效应。福音的火焰燃烧起来了!每遇主日天、瞻礼日,教堂外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彩旗飘扬、鼓乐喧天。新教友的面孔一天天增多,这情景怎不叫人心喜?
但在待人接物时却盛气凌人,常常忽略最基本最简单的文明礼貌;有人在建堂筹款中出手阔绰成千上万,但平日却很少进堂祈祷参与弥撒……如此偏颇失误,是每个人都会犯的毛病,切愿有志修德渴望成全者,
在这位牧羊者眷顾下的羊群——献县西坦区的教友们,他们个个质朴敦厚,热心虔诚。
作为一名陪伴者,首先要有观察力、分辨力、应急力。就拿王哥女说吧,一进家我就观察到很是凌乱,老人躺在炕上,卫生环境极差,老人的被子、褥子和尿不湿都是团成团,闻到的是很浓重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