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得以幸存的犹太作家,埃利·维瑟尔讲说,有一天,德军把囚犯们集中在刑场,让他们目睹一个九岁犹太小孩被绞死的情景。
这一决定引起一些犹太社群的批评,他们指控比约十二世对纳粹大屠杀保持沉默,没有尽力抵制德军的暴行。 尽管调查小组已作出结论,但随着当初那些批评而引发争论,导致比约十二世的宣圣进程停顿。
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集中营中悲惨生活的电影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辛德勒名单》。
圣经中的各卷书均是独立写成,写成后即在各犹太会堂及基督宗教教堂传读。圣经的执笔者有四十几位之多。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职业、身分也不同。
此后,他非常积极地与犹太小区建立联系。他说,以色列温和的天主教教会并没有从事传教,而是以公开的基督徒的信仰作为见证,是远离政治辩论的对话桥梁。
施泰因1881年生于一个德国犹太家庭,成为哲学家。后来她被圣女大德肋撒的一生所征服,皈依了天主教,却从未背叛她的犹太教根源。施泰因加入了加尔默罗修会,取名十字架本笃德肋撒修女。
问:您在书中回忆了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去了耶路撒冷的哭墙后,一位犹太人士说:“我小的时候害怕经过圣堂,现在,一切都改变了。”教宗这些令人惊讶的举动是如何来的?
读旧约圣经我们还知道,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达味王统一了犹太各部落,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所以犹太人认为以色列是他们的。耶路撒冷,为何三个宗教都不肯放弃?
保禄在此驳斥诺斯底主义者与犹太法律主义者,强调基督徒因信德与洗礼而与基督联合,而非靠割礼或其他法律行为。
托朗枢机5月29日接受梵蒂冈电台采访时表示:教宗同他的经师朋友和穆斯林在哭墙前的镜头,是他此行的最好写照。这幅画面以最佳方式总结了他的朝圣之旅,即宗教对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