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把自己的父亲载伯德和佣工们留在船上,跟随他去了”(谷1:19-20)。由于这种毅然决然、具有显著个人特征的回应,团体的建立才应运而生。
同样,父母师长雇主也该按天主的旨意爱护自己的儿女,徒弟、佣工或下属,慈善悲悯、公平合理地对待他们,共同实践耶稣彼此相爱(若15:12)的命令。
总之,年青人做了决定,我要起身到我父亲那里去,并且要给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称作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你的一个佣工吧!”最悲哀的事就是不被再称作儿子,失掉了儿子的这个尊严。
蒙天主召叫的司铎们不是佣工,他们不应该对羊漠不关心,甚至在危险的时候弃羊逃跑(若10:12-13)。所以,司铎首先关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教友们的信仰、生活及其他需要。
他甘愿放弃儿子的尊位,愿意成为一位佣工终生为父亲效劳,以赔补他的罪过,这就是为罪过所做的补赎。圣教会把办告解的过程归纳成五个步骤:省察,痛悔,定改,告明,补赎。下面我给大家作一简明扼要的解释。
在超过十二万外籍教友中,菲律宾的兄弟姐妹佔大多数,他们中很多不但担当家庭佣工,也是福传者。我曾听闻,有一位男童获父母邀请赴上海参观世博,但他却婉拒了。
此外,族外人(非司祭家族的以色列人)、司祭的客人或佣工也不得吃圣物(10节)。问3:司祭的家人可以吃圣物吗?答:可以。司祭用银钱买来的奴仆,以及在司祭家出生的人都可以吃圣物(11节)。
答:他们可以吃土地自然生长的出产,这些出产也供给仆婢、佣工、客人、牲畜和野兽食用。问3:安息年的意义是什么?答:安息年教导我们信赖天主的供应,承认土地属于祂,并强调社会公义,让穷人和动物也能得享休息。
父亲不应该这样对待他,而只该把他当佣工,或者要考验他几年,确定他真的改变了,才可恢复他儿子的身份。当时,我也是无言以对,无法反驳他的理论。耶稣告诉我们的天父真的是糊涂的天主吗?
故事中的父亲是一位富裕的农民,他有“许多佣工,口粮富足”,他本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你的决定是错误的!你必将受苦!但是,这位伟大的父亲没有这么做。作为父母,不需要急切的向孩子灌输自己的人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