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说:“凡你们愿意别人给你们做的,你们也要照样给人做”(玛7:12)。这种推己及人、“己所欲,施与人”的思想这就是耶稣所要求的心谦的“内圣”,当我们把这心谦的内容活出来时,就是良善的“外王”。
(玛10:16)一般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对别人的感受不管不顾,缺少对老实人如鸽,对奸邪者如蛇的灵活性。
人对环境的义务来自他本身以及他与别人关系的义务。
这皇姑不是别人,乃是唐玄宗的女儿。有一天晚上,辛夤逊梦见皇姑召见他,并对他说:“你应该吃杏仁呵,它可以使你聪明,老来更健壮,心力永不疲倦,也是追求长寿的资本呵!
——教宗1月22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的要理讲授以基督信徒合一为主题作出的重要反省一位嫉妒的人,一位妒恨的人,是一位痛苦之人:他不会歌唱,不会赞美,不知道什么是喜悦,总是看着别人有什么
当别人问他这个公式是怎么得来的时候,他兴奋地说,是因为一个女神在梦中给了他灵感,在他面前出现了很多数学公式,第二天醒来就回忆着写出了这些公式。
史威登堡在一座高山周围,发现一些信徒,他们生前自以为比别人优越,因为他们每次领主都表示忏悔也经常祷告,祈求宽恕。
[1]」由于我们天性就是要与别人建立关系,注定在被正义与爱所启发的人际关系中找到满足,因此我们的尊严、自由和自主必须获得承认及尊重,这是人类发/tmp/VMwareDnD/abcce44c/1-1-8.
这也是为什么基督徒有传播福音,指引别人跨越信德之门的义务。信德诚然是份恩赐,但它不是应该掩埋起来的恩赐(参玛25:25),而应该是在教会的伟大共融中所活出的,和分享给世界的恩赐(《指引》结语)。
人对环境的义务来自他本身以及他与别人关系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