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体中他和我相遇,帮助我走过两段最艰难的历程,我内心的挣扎,得到了整合、治愈。在老人院服务期间,我卧室的窗户正对着圣堂的圣体柜,圣体灯亮在我的窗前,也亮在我的心间。我随时可与主密谈。
母亲的乐善好施是有名的,不管借钱的借物的,都尽力满足,六、七十年代,大多数家庭过得都很艰难,粮食吃不到年头,很多人都到我家借粮,其实我们一家六口人过得也不富裕,但母亲从来都不会驳人的面子,总尽力赈济。
当时,我家的日子极其艰难,父亲早逝,人多地少,勉强糊口。为供儿女读书,母亲简直是豁出命来,千方百计增加收入。
这本文选本是我俩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商讨过的东西,他曾从事过艰难的搜集资料的工作。此《中华公教文选》所选文章上至明清下至民国,虽以典章范文为主,但也收入了一些诗词歌赋。
不必为自己一时的春风得意而沾沾自喜,也不必为自己一时交了好运而洋洋得意;不用为暂时的艰难挫折而失落消沉,也不用为暂时的贫穷而丢掉志气。
(咏96:1-2)诚如教宗方济各的教导:天主来到世界上,赐予我们与祂同行的力量:天主藉着耶稣与我们同行;与天主行走,迈向生命的圆满,我们就会得到力量以新的态度活在当下,尽管步履仍旧艰难。
亲戚朋友都知道妻子不容易,但很难想象,她具体有多么得艰难。这些年,我对于妻子所吃的苦、受的累,心中愧疚之余,实在感激不尽,谢谢她多年来无怨无悔的付出。
它在提醒我们:人即便是在坎坷、艰难、困苦、受迫害、失意时,总不要忘记坚持我们的信仰,要时时、事事信靠耶稣,必定会得到天主的恩宠和祝福。
上海婆婆虽然在经济上贫穷,日子过得艰难,但她总是喜喜欢欢。每天卖完冰棍,推着“吱呀、吱呀”叫唤的冰棍车往家走,嘴里哼着谁也听不懂的小曲(也许是上海话吧)。
被问及离婚再婚的信徒问题时,教宗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需要更深入研究。教宗重申在信仰中订立的婚姻是不能拆散的。但需要与离婚后再婚的信徒接近,请他们以不正规的情况留在教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