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不可见的奥迹的众多可见标记之中,其一是祭台;它象征基督活石,为人所摈弃,却成为角石;藉着它,我们才得以心神以真理向生活的天主呈献属神的敬礼(参阅伯前2:4;弗2:20)。
有人说生活的本质就是痛苦,也有人说是为了获得幸福。在我看来,生活就其本质来说只是一种日常性的存在。就生活的常态而言,生活既不是喜从天降,让你每天充满惊喜;也不是横祸飞来让你整天心存忧惧。
父亲去世后,母亲与弟弟一起生活。由于弟弟、弟妹仍然是教外人,我又单身一人常不在家,偶尔回来,每每说起信仰的事,母亲总是搪塞,始终迈不出这一步。渐渐地,她对天主教的那份热情又冷却下来了。
他曾向朋友这样回忆其狱中的祈祷生活及获得恩宠的改变:弟身在牢中,自分必死。此时唯有痛心忏悔,恳切祈祷而已。一连六七日,日夜不绝祈祷,愈祈愈切。
稍作休息后,在堂里举行了感恩圣祭,弥撒中,大家祈求天主赏赐我们的旅行平安顺利,通过此次旅行,让我们认识天主的慈悲,走悔改之路,寻求天主的力量,使自己在生活中更好地学会去爱和宽恕。
她们没有弃绝爱:在心灵的黑暗中,她们燃起慈悲。圣母玛利亚在安息日那一天——也就是后来敬礼她的日子里——祈祷、盼望著,在痛苦的挑战中信赖上主。
我的生活怎么了?但自发性的祈祷对我们帮助最大。这就是像子女、而非像奴隶一样祈祷的意思。首先,我们必须为领受圣神而祈祷。
灵修:这预示了灵修生活中的绿洲——圣体圣事、圣言、圣母玛利亚的陪伴,都是我们灵魂的「牧场」。耶稣的圣心正是那不竭的泉源。
总结与应用这段《德训篇》的读经一,是一篇关于谦逊之德的灵修宝训:谦逊是属灵生活的根基:如同圣奥斯定所言:“如果你问我灵修生活的第一步是什么,我会说是谦逊;第二步,还是谦逊;第三步,仍是谦逊。”
执事以伯多禄前书的话差遣会众,劝勉大家要结合信仰见证,及所怀的希望,依从所举行的奥迹来生活。禧年闭幕弥撒采用圣家节弥撒的祷文和读经10.信众按时聚集主教座堂主教、共祭、执事穿白色礼服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