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没有信仰的人生:空虚
2012-02-01

纵观人生,无论是贩夫走卒,学富五车,还是为官为宦,的一生都充满了劳苦,烦恼,操心和不安。

天国愿景
2017-11-06

见解和具体行动而发生矛盾冲突和争斗,使人类所面对的一切事物皆具美丑善恶、是非对错、高下优劣等两面性而成为双刃剑,在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负效应,诸如太阳在光照万物的同时,也会制造阴影;在救助贫困的同时也会助长部分的惰性

“试论宗教信仰的伦理价值”
2019-05-21

一、宗教信仰满足了个人的精神心理需要  的需要是多复杂多样的。马克思曾将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

圣经,永远被抄袭,从未被超越
2017-10-16

《圣经》正是从这位天主的角度来看待宇宙和。天主创造了宇宙和。天主造人的时候,和造宇宙不同。《圣经》说天主是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了,所以人才有理性、法性和德性,才会追求真理、公义和圣洁。

发展是硬道理 ——中国化的现代都市福传
2020-12-23

但是在城市,大家彼此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听的是道,不是看人,所以就把的部分去掉了。你只要讲的道理打动他,他就信了。因此,我们传教一定要因地制宜。

月默想 每天一分钟(三)
2012-02-10

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之宝则其余三宝就没有了人生意义。当然,也不能只是信仰而不去工作。正如圣保禄宗徒所说:谁若不愿意工作,就不应当吃饭(得后3:10)。

从圣体圣事看“领受”与“给予”
2002-05-31

然而,蕴藏在基督这彻底的自我给予中,同时他也同样从——基督徒得有完全的“接受”就如他降生接受了人性,与人同居共处,以慈爱和宽恕接纳了同胞——妇孺、罪人和外邦,基督的接受及给予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他与人相遇

现代人的难处(二)
2014-12-04

《圣经》上说,他怎样来,也怎样去;他操劳追风,究有什么益处。(训5:15)一切功名利禄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褪色,而且终将归于乌有。我们中华民族也深谙此理。

天主是仁慈的为何允许苦难存在?(二)
2015-02-13

面对苦难,贝蒂·史密斯在《布鲁克林有棵树》一书中,向我们描述了两种人,一种从苦难的背景下走出来,从此更富同情心,一种从苦难的背景下走出来,以自己的背景为耻,不敢面对,只好找比自己背景更凄惨的人去嘲笑

信仰·希望·爱·幸福(一)
2010-01-04

但是,没有信仰,的心灵和精神将不能挺胸抬头看得更远——他所能看到的只限于狭窄的地球表面,而永远看不到广阔的星空之外对于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