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永远被抄袭,从未被超越
2017-10-16 13:28:01 作者:齐宏伟 来源:《信德报》2017年9月10日,33期(总第737期)
2005-2008年,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帮助下,历时3年,耗资65万英镑将距今1700年的“无价之宝”《圣经》西乃抄本扫描上网。这本《圣经》抄本是160多年前由德国《圣经》学者康斯坦丁·蒂斯琴多夫在埃及发现的,整部《圣经》的手抄本共计1460页。2010年底,以色列文物管理局也和谷歌合作,陆续将抄于2000多年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的《死海古卷》抄本上网。这些羊皮书卷是1947年居住在死海西北部某一小村中的儿童,在死海附近的山洞中发现的。《死海古卷》中有大量《旧约》希伯来文抄本,这更可让人一睹《圣经》古老抄本的“芳容”。
在全世界所有的书中,只有《圣经》被称为“圣经”,也即“神圣的经书”之意。你知道这本书为什么被称为“圣”吗?
有人说这是因为这本记载基督宗教教义的经书和别的宗教经典一样“崇高、尊贵、庄严而不可亵渎”,所以,才被尊称为“圣经”。
这个答案有道理,但不准确。
准确的说法是——基督徒相信这本书记录的是天主的话,这是跟天主有关的书,所以才被称为“圣经”。
这里的“圣”与其解释成“神圣的”,不如解释成“天主的”或“跟天主有关的”更准确。
一提到天主,不少读者很不以为然。很多人不相信天主存在,也不信《圣经》是天主的话,他们认为那只是“神话”,而不是“神的话”。
一字之差,理解上却天渊之别。
但《圣经》之所以能在西方乃至全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原因恰恰在于很多人认为那不是“神话”,而是“神的话”。
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荒原》作者艾略特研究,仅就《圣经》对西方文学的重大影响来看,它之所以产生影响的原因正在于受影响者把它作为信仰典籍来读,而不仅仅是当作文学典籍来看。他的原话是:“《圣经》之所以对英语文学产生文字上的影响,并不是因为人们认为《圣经》是文学,而是因为人们认为它描绘了天主的道。”(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
所以,我们虽然把《圣经》列在文学典籍之列,却建议你不要只从文学角度来读它。请记住,一切文学经典都不是为了成为经典而成为经典。它们都有超乎文学之上的意义——更何况《圣经》!建议你不妨先放下自己固执的前见,试着从信仰者角度来读读此书。
天主是谁与《圣经》主题
《圣经》上说,天主通过大自然的井然有序、精密完美来显明他是一位智慧的设计者与创造者,又通过人内在是非对错的良知显明他是一位公义的君王和主宰。圣咏集第19篇说:“高天陈述天主的光荣,穹苍宣扬他手的化工。”(咏19:2)罗马书上说:“认识天主为他们是很明显的事,原来天主已将自己显示给他们了。其实,自从天主创世以来,他那看不见的美善,即他永远的大能和他为神的本性,都可凭他所造的万物,辨认洞察出来,以致人无可推诿。”(罗1:19-20)
那么,天主又是谁呢?
根据《圣经》制定的《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第四问答这样总结说:“天主是神,他的本性、智慧、权能、圣洁、公义、仁慈和信实,都是无限的、永恒的和不变的。”
《圣经》正是从这位天主的角度来看待宇宙和人。天主创造了宇宙和人。天主造人的时候,和造宇宙不同。《圣经》说天主是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了人,所以人才有理性、法性和德性,人才会追求真理、公义和圣洁。人被造而肖似天主,被造而为先知、君王和司祭。人是谁?人是根据天主的形象而造的活物。那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要理问答》第一问答这样说:“人生的首要目的是为恭敬天主,救自己和他人的灵魂。”
但即使拥有这样高贵而神圣禀赋的人类先祖亚当,却选择违背天主在伊甸园中和他立下的约,犯了原罪,从而代表全人类处在背约的诅咒和地狱的威胁之下。人之为天主的形象开始破碎。
所以,《圣经》的主题毫无疑问就是——救赎,也就是处在罪恶和死亡中的人如何才能脱离罪和死,恢复与天主破裂了的关系。
要修复这种破裂的关系,人仅靠着自己的善行并不能得救,因为人的罪孽深重,人的义在天主眼中甚至也像污秽的衣服,人根本无力自我拯救。这就像一个溺水快要淹死的人,并不能靠拔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救上岸去。
所以人必须去依靠天主。原来在亚当之外,天主又选了一位代表,重新跟所有相信的人立了一个约,好使所有信靠天主这种救赎方法的人都可以得救。天主选的这位代表就是耶稣基督。整本《圣经》都是为耶稣基督作见证。因为他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6)
耶稣基督是谁?他是圣父、圣子、圣神三位一体天主中的第二位,同时,他又是道成肉身,因圣神受孕,通过玛利亚而生的,一位真实的达味后裔,他是真天主又是真人。正因为他是神,他才有能力不犯罪并战胜死亡,成就救世计划,为他的选民挣来救赎和永生;又正因为他是人,他才可以作为替罪羔羊流血为人赎罪,也才能使他挣来的救赎和永生可以分享给他子民——世世代代的基督信徒。
作为天主之形象的人,因着犯罪已不复为先知、君王和司祭,其天主的形象已然破碎。但耶稣基督把人类破碎了的天主的形象在自己身上显现出来,他成了真正的先知、君王和司祭,也给人类带来了救赎之光和人性之光。所以,若望福音开篇即说:“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圣言在起初就与天主同在。万有是藉着他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由他而造成的。在他内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决不能胜过他。”
严格来说,《圣经》不只在讲天主的事情,也在讲天主怎么跟人交往的故事。这位天主看到人无力拯救自己,于是就主动来寻找人并向人启示他自己,一再告诉人他要给人类赐下一位救主,让人来信靠他的话和将来的这位救主。结果,日期满足时,耶稣基督就来到世间,通过很多神迹奇事和最后钉十字架、死而复活来显出他就是那位救主。这位救主复活后,在世上生活了40天,之后被接升天。后来,他的信徒组成了教会,来传扬他,并相信他会按照所说的,在世界末日会再来审判所有人。
世界和人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说《圣经》是一本关于罪与救赎的书,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其实,人类从来都有一种救赎情结,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宗教了。人类渴望救赎的心结表明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甚至是有根本性缺陷的,而人类的生存状态更是令人不满意的,甚至是令人痛苦到难以忍受的。人类总是渴望找到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当然,解决的前提是先得认识问题。
世界和人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人类原来处在很美好的状态,只是后来有人用篱笆圈了一块地,说:“这是我的!”于是,私有制产生了。
“哦,原来如此!”认识到这一问题,大家很高兴。那怎么解决?卢梭认为人类的救赎之道就是消灭私有制。这得通过社会契约甚至再加上暴力革命来实现。这一理论经过完善,于是“私有制”取代了“原罪”,“解放”和“革命”取代了“救赎”,未来理想社会取代了“天堂”。
你看到了吗?我如果说卢梭等人抄袭了《圣经》,并把《圣经》的救赎理论给世俗化了,这该不算冤枉他们吧?
(文/齐宏伟,编者有删改)